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861篇
科学研究   44篇
各国文化   25篇
体育   40篇
综合类   54篇
文化理论   10篇
信息传播   7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101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77篇
  2010年   91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90篇
  2007年   79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儒家概念词反应了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中庸》赋予“道”以丰富的内涵及显著地地位。“道”的理解和翻译多种多样,对其含义的正确解读便成为正确传译儒家思想的关键。本文由“道”的英译入手,通过总结分析数种翻译方法的利弊得失,更加忠实全面地传达儒家思想。  相似文献   
92.
正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一直是一个费力不讨好的工作,一些学生认为语文简单,人人会说话,个个会写字,但是等到考核之后才知道不是那么简单。原因多多,可是教学内容的封闭和教学方法的陈旧应是问题的主要症结。笔者教学以来,耐心揣摩,认真总结,得些微体会如下。一、作者人格的感悟任何一篇作品都产生于一定的社会背景之下,都寄托着作者一定境遇之下的思想感情。因此,我们可以把作家同一时期的不同作品放在一起进行  相似文献   
93.
跟随圣贤的脚步,走进经典《中庸》。从心灵深处去感悟天下之大本一“和”思想,吸取中华文化和而不同的精髓。本文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阐释了中庸思想,从三个维度阐述中华“和”文化及圣贤思想的古为今用,培养大学生开拓历史文化视野,也为今天社会乃至世界和谐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94.
许静琳 《生活教育》2014,(3):116-116
正源远流长的汉字文化,从古至今,经由多少位胸怀大志,历经沧桑的诗人、词人之手,才能留下这样辉煌的成就。这些碑帖,不仅仅是他们人生的写照,更是时代的写照,是汉字史上一道亮丽的风景。说起碑帖,我便会想起颜真卿和柳公权这两位代表性的人物。颜体讲究方中成圆,点、勾、撇、捺,都十分鲜明独特,整体看来庄严雄伟。我不禁想道,两百多年的唐朝,  相似文献   
95.
"中庸"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对整个中华民族思维模式、行为方式的养成具有重要的影响意义,本文试图从"执其两端,用其中"、"贵和"思想、"时中"观念、"慎独"精神等诸多方面,剖析出"中庸"思想对当今高校教学管理创新工作的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6.
<正>因为我校学生基础比较差,在古代诗歌鉴赏的复习中,很多学生感到无从下手,不少老师也望洋兴叹。其实,诗歌鉴赏复习也是有迹可寻的。我认为抓住其中的重要切入点对理解诗歌具有重要作用,以我个人经验试谈以下几点。一、读标题标题是解读诗歌内容和形式的关键。要把握好标题信息,有的标题概括了作品的重要内容,有的揭示了作品的线索,有的奠定了作品的感情基调,有的揭示了写作的对象、事件、主旨等。标题是指导学生理解诗歌  相似文献   
97.
98.
传说苏东坡的妹妹苏小妹才高八斗,才智不让须眉,是女中翘楚。东坡和苏小妹经常在一起谈诗论对,研讨文章。一天晚上,苏小妹来到哥哥书房,见苏东坡正紧锁双眉,对月沉思,不知在想些什么,便逗趣地问道:"大哥今天又在想些什么难题,不妨说出来让小妹为你分忧。"苏东坡见她到来,说道:"我刚想起一上联,若你今晚能对出下联来,  相似文献   
99.
《快乐阅读》2014,(6):64-64
<正>每到默写古诗词的时候都鸭梨山大,不会背的只能蒙,会背的也能背串。于是各种版本"古诗词串烧"不断冒泡,"笑果"非一般地给力,让学院派小编也禁不住吐槽了。△朝辞白帝彩云间,夕贬潮州路八千。学院派:谢谢你们为祖国的海陆空交通事业做贡献!△车辚辚,马萧萧,二月春风似剪刀。学院派:春天来了,贾府也组织小伙伴们春游了?  相似文献   
100.
大师的寡言     
正寡言就是不喜说话,指人沉默,很少说话。一个恬静寡言的人,往往性格内向,而外表的寡言却与内心的活跃恰成正比。而大师们的寡言,往往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思索。史学大师陈寅恪,用寡言保持了自己的独立思想和自由精神。晚年的陈寅恪,在政治运动的浪潮中,要按照"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去研究、撰写、发表、出版史学的鸿篇巨著,已经是不可能了。但他又不能违背自己的准则,他只有选择寡言。虽然寡言了多年,但他并没有停止思索与探求。他努力克服双眼失明、又跛一足的困难,凭着极大的毅力,在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