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432篇
科学研究   24篇
各国文化   12篇
体育   30篇
综合类   15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5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91.
桑进林 《考试》2014,(9):4-6
<正>"连贯"【考情概述】近几年,连贯题在高考试题中频频出现,内容五花八门,题型不断翻新,不少考生感到束手无策,望题兴叹。语言连贯题的题料来源广泛:既可以是古代的,也可以是当下的;既可以是社会科学的内容,也可以是自然科学的内容;既可以是外国的,也可以是中国的……总之一句话,  相似文献   
192.
热词     
正颜值网络常用语,颜指颜面、相貌。所谓颜值,就是指艺人或红人颜容英俊或靓丽的数值,多用于评价人物容貌,比如"颜值爆表""颜值陡跌"等等。从《继承者们》的大长腿扎堆,到《古剑奇谭》的美男基情四射,一波接着一波的都是颜值美色风暴,宣告着这就是一个看脸的时代。剧情浮云,有颜就行,粉丝坐等舔屏,长得好看天生就是艺术品。  相似文献   
193.
我们知道,"读"与"写"是高考考查的重中之重,如何有效地促进"读"与"写"的提升一直是高考语文备考的重难点。语言表达与运用题,正是将"读"与"写"两者有机地结合来考察。这类题因其具有的灵活性、开放性和实用性,可以充分考察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如果说每年的高考语文题是"稳中有变"的话,语言表达与运用题就最能体现这种"变"。  相似文献   
194.
正梁伟文,这个名字或许你不熟悉,但是林夕,有几个人不知呢?梁伟文是林夕的原名,那时他年轻,想做填词人,取笔名时,恰好书案上有本简体字版《红楼梦》,"林"下一个"夕"字,合成一个"梦"。林夕不是爱做梦的人,只是觉得树林下面有夕阳,意境美妙,便叫"林夕"。人说,林夕之于流行乐坛,如柳三变之于宋代婉约词。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只要曾歌唱过爱,你就一定会和林夕相遇。王菲、张国荣、陈奕迅、黄耀明等,这些星光闪耀的歌者背后都有一个名字:林夕。正如他还有一个名字是梁伟文,写词的林夕仅是一半林夕。另一半的他,佛珠几乎须臾不离身。林夕信佛,但并不跳出三界外绝了七情六欲,他的爱不比谁少。项上佛珠,心中痴爱,因为懂得,所以慈悲,所以宽容,所以释怀。林夕年近五旬,孑然一身。他清瘦,面容白净,一副黑框眼镜,笑起来淡淡的,又温暖。他是父亲第三个妻子的第三个儿子,而父亲是一个即使在吃饭,也随时可能暴怒的人。于是这个瘦弱的孩子开始学会逃避,在风中飞速骑车,享受令人头晕的  相似文献   
195.
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开创了古代言志抒情自传的先河,他只叙述自我横向静态事实以言志抒情的叙事策略,以“号”名篇、体制精短的文体特点,故意模糊姓氏与时代的写法,破立结合的人物塑造方法对后代自传写作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6.
本文从公权与私权的概念着手,通过人事档案管理中的公私权矛盾,引出人事档案法制建设这个公权与私权博弈的切入点,并分析了人事档案法制建设中的具体冲突,随后提出了解决冲突的均衡之道.  相似文献   
197.
《五柳先生传》是陶渊明托名五柳先生写的自传,五柳先生的形象就是陶渊明的自画像。短短不足二百字,逼真传神地把陶渊明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展现了出来。语言朴素洗练,寓意深刻。  相似文献   
198.
胡适的《秋柳》诗是他一生极其钟爱的诗篇,从他早年上海求学、留学美国、任教北大再到为抗日而至美国从事外交活动几个时期,其生活和思想是与《秋柳》息息相关的,这是与胡适喜爱道家思想并深受道家影响分不开的。胡适思想的演变轨迹可从胡适对《秋柳》诗的创作、修改及其种种诠释中寻绎出来。笔者认为,胡适《秋柳》诗中的“西风”喻其生活逆境或当时社会反动黑暗势力,与“西化”思想没有关系,诗中的“秋柳”也是一种“柔弱胜刚强”的意象。本文遵循知人论世的诠释原则,力图在特定社会一历史进程中理解胡适《秋柳》的主旨,对其进行系统的梳理和解读,并澄清有关误解。  相似文献   
199.
陶文瑜 《寻根》2003,(6):71-79
耦 园“耦园住佳耦”,这是刻划在耦园长廊里的句子。这个句子,和不远处生长在池塘里的几枝荷花,没有更多的关系,这个句子和爱情有关。“耦”是两个人一起耕种,他们在一起耕种爱情。耦园的主人是自安徽巡抚任上归隐的沈秉成(1822~1895年),他第一次见到严永华是在好几年以前,对着眼前亭亭玉立并且才华横溢的严永华,沈秉成忍不住倾叹不已。数年后,沈秉成妻过世。严永华走到了沈秉成的身边。他们在耦园安家,住在耦园的沈秉成说:“何当偕隐凉山麓,握月担风好耦耕。”住在耦园的严永华说:“名花如好友,皓月是前身。”更多的时候,朋友们聚会耦园,…  相似文献   
200.
柳建新是踏着中国著名绣女之乡——湖南长沙县的土地,喝着湘江水长大的,自幼不仅人长得漂亮水灵,而且聪慧过人,心灵手巧,学得一门好缝纫手艺,16岁就开始做上门活,十分招人喜爱,人们亲切地称呼她“柳妹子”。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到表姐周霞辉家做衣服,表姐说她的衣服做得好,很有灵气,极力劝导她学绣花,于是她就跟着表姐学了3个月的绣花。后来省湘绣厂招考合同工,她欣然应试,一举中榜成为厂合同员工。半年后厂里招收学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