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8篇
  免费   1篇
教育   368篇
科学研究   14篇
各国文化   9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11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1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31.
科马克·麦卡锡小说《穿越》的创作素材和灵感来源于他生活过的西南边境,文中有大量篇幅赞美西南边境的自然风光,抨击工业化文明对西部环境的影响,展现了麦卡锡丰富而深刻的处所意识。麦卡锡在《穿越》中的处所意识主要体现在对处所的情感依附、万物平等的处所伦理以及诗意栖居于处所。剖析麦卡锡小说中的处所意识,有助于深入理解麦卡锡的生态思想,引发读者重新审视人与处所的关系。  相似文献   
232.
哈代战争诗歌没有直接描述战争场面的血腥和屠戮,而是独树一帜,把焦点放在了对战争本身的荒诞性和人的存在价值命题的思考之上,因此,具有鲜明的存在主义特点。哈代与生命存在哲学有不解之缘,并在其战争诗歌中从战争的荒诞和人的困惑,人的异化性,个人主体性和自由选择,以及如何诗意的栖居等方面,探讨了人类在战争面前的存在主义命题。哈代的存在主义哲思并非单纯的虚无主义,而是充满乐观主义色彩的生命哲学。  相似文献   
233.
二十多年的高中数学教学实践,笔者逐渐感受到,数学教学作为一项具有建构生命意义、提高生命质量的活动,理应承担起使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激扬自己的生命、丰富自己的生命意义、让生命在数学教学活动中“诗意地栖居”的重要责任.  相似文献   
234.
彭文忠 《现代语文》2007,(12):70-71
在生态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韩少功对乡村的价值进行了再判断。人与自然本真生存与和谐相处,这在生态美学是试图使之失而复得的理想,但韩少功发现它却是八溪峒山南水北之间的原生生态,所以,他选择了在"山南水北"间的诗意栖居。  相似文献   
235.
法国诗人荷尔德林有一句著名的诗句:“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拥有诗的生活,每时每刻都能感受到意趣和美的存在。通州市石港小学的素质教育基地——“玉米人农庄”就是让孩子们诗意地栖居的极好地方。孩子们在农庄里可以用自己的小手转转古老的纺车,感受织布的乐趣;可以摸摸青衣花布、绣花荷包,聆听老爷爷、老奶奶们有趣的故事;  相似文献   
236.
阅读活动是个见情、见性、见灵思、见神韵的审美活动。课堂上,师生应一起挖掘教材的审美因素,共同体验、领悟、联想,徜徉在美的意境中,引领孩子们在美丽的课堂上诗意栖居。  相似文献   
237.
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一千次的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情感和美的清泉,就不能有学生的全面智力的发展。”王菘舟老师也说过:“让学生诗意地栖居在语文的课堂。”语文课堂应该是充满诗意的,语文课应是一首诗、一幅画、一段情。  相似文献   
238.
刘翠英 《江苏教育》2012,(12):61-62
高职院校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指高职院校教师在教学活动、学习实践、生活历练等过程中积累而成的,在品德、学识、情感、精神等方面对受教育者所形成的综合影响力,是高职院校教师内在因素与外显行为的有机统一,具有强烈的感召力、说服力、吸引力和凝聚力。一、高职院校教师人格魅力分析笔者多年从事高职院校德育教学与管理工作,在多年实践中,认为高职院校教师以下三个层面的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239.
语文教师应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为己任.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质兼美,充满诗意的文章,如何让学生感悟这些文章的魅力,获得最大的阅读审美享受?笔者在课堂实践中发现,巧妙运用诗歌这一元素,不仅能营造和谐灵动的课堂氛围,而且能有效促进学生的思维,加深其对文本的体验.课堂,因为诗歌的润泽显得更加精彩.  相似文献   
2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