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66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16篇
教育   13628篇
科学研究   1140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140篇
综合类   660篇
文化理论   69篇
信息传播   574篇
  2024年   86篇
  2023年   451篇
  2022年   365篇
  2021年   358篇
  2020年   396篇
  2019年   591篇
  2018年   302篇
  2017年   502篇
  2016年   552篇
  2015年   1096篇
  2014年   1962篇
  2013年   1568篇
  2012年   1858篇
  2011年   1711篇
  2010年   1126篇
  2009年   791篇
  2008年   829篇
  2007年   541篇
  2006年   325篇
  2005年   216篇
  2004年   194篇
  2003年   124篇
  2002年   105篇
  2001年   76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之一。在校企合作环境下,根据目前的现状分析及学生自身特点,从学生分类培养、模块化教学、多样性的教师激励机制及多元化的评价体系等方面提出了相关的人才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7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教育部对此高度重视,指出职业教育科学发展要立足服务国家战略,需要院士高端指导。为落实这一精神,由中国青年报发起的两院院士职校行活动已经在陕西、浙江成功举办。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的院士们对职教改  相似文献   
73.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新提出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本文以双方共同建设专业核心课程体系为重点,从校企合作理念、联合培养的模式和效果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74.
本文分析了建设"环保产业认知"课程的意义,通过阐述该课程在专业学习中的定位,明确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课程建设理念和思路强调校政企行深度融合,课程实施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实践"课堂教学+精英论坛+企业现场参观"多元化教学模式。文中对课程构建拟解决的关键问题进行了一定的探讨。本课程的构建将有效促进环保类专业的专业技能培养更贴近职业教育、社会需求的目标和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  相似文献   
75.
分析了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前常用的"校企联合"、"加强实验教学"两种模式及其存在的问题,构建基于校企联合的综合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基本思路,总结当前管理学科虚拟仿真教学的实验设计思路存在的"过于简化"、"过于复杂化"等问题,提出了基于营销、生产、财务三大企业基本职能进行实验设计的的总体构想,构建各实验模块的基础指标或参数,包括物料清单、生产时间系列指标、设备运行基本参数、库存控制、渠道、促销等,设计基于上述构想管理学科虚拟仿真实验的结构及其运行思路。实践表明,这种实验结构和运行思路有助于学生了解企业运行的实际,明确自己在实验中的角色及任务,实验结果的评价也更加全面和合理。  相似文献   
76.
《考试周刊》2015,(57):165-166
创新是时代主题和社会需要。本文从背景、定义、意义和途径四个维度对职业院校校企协同创新的内涵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7.
行业企业作为校企合作的主体之一,其作用的发挥对合作成效具有重要影响。行业企业目前在校企合作中参与力度较弱,带动、引领作用不明显,各级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应制定相应政策,完善相关制度,转变管理模式,激发行业企业积极参与校企合作的意愿,使行业企业的作用在校企合作中得到充分的发挥,进而推动校企合作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78.
本文对高职就业指导体系的建设进行了探讨与研究。阐述了高职就业指导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分析当前校企合作的方法及其特点,并且通过就业课程、就业服务体系、满足市场需求等几方面,着重于如何对目前高职生就业指导体系的革新,以利于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与创业。  相似文献   
79.
目前在我国的校企合作中,"校热企冷"的现象非常普遍。无论是高校主管部门还是高校都充分认识到我国学生实践能力较差,只有加强实践教学才能较好地提高学生的素质和就业能力,而企业在校企合作中往往因获得不了利益或者获利甚少而缺乏动力。校企合作双方应该是在优势互补的基础上实现合作共赢,如果仅仅是单方面的利益获得满足,这种合作迟早要终止或者有名无实。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指导,深入挖掘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动力以及制约其积极性的因素,为政府制定相关支持政策提供理论依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0.
正徐建平国家首批示范性高职院校——芜湖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教授,荣获"第二届中国职业教育杰出校长"称号,并被评为安徽省第二批学术和技术带头人;所主持的科研项目曾荣获省级教学研究成果特等奖,国家级教研成果二等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