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62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42篇
教育   10726篇
科学研究   527篇
各国文化   39篇
体育   364篇
综合类   455篇
文化理论   70篇
信息传播   1362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120篇
  2022年   144篇
  2021年   176篇
  2020年   141篇
  2019年   126篇
  2018年   81篇
  2017年   140篇
  2016年   221篇
  2015年   434篇
  2014年   979篇
  2013年   693篇
  2012年   935篇
  2011年   917篇
  2010年   824篇
  2009年   788篇
  2008年   971篇
  2007年   792篇
  2006年   819篇
  2005年   938篇
  2004年   1108篇
  2003年   651篇
  2002年   513篇
  2001年   395篇
  2000年   235篇
  1999年   106篇
  1998年   78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01.
党报的改革与创新,还党报以“新闻纸”的本来面貌,早已不是什么新鲜的话题。但地方党报的改革、创新,一方面受到诸多内、外部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制约,另外一方面也面临党报如何“改”,往什么价值取向“改”的课题。面对加速变革的社会进程,面对读对正在变革中的政治、经济、社会、化等诸多信息的需求,作为市委机关报的《泰州日报》,  相似文献   
102.
图书馆人文精神:从理论走向实践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进入新世纪后,作为实用图书馆学的人文图书馆学获得了迅速的发展,人文图书馆学、制度图书馆学和技术图书馆学的迅猛发展,使新世纪之初的图书馆学研究形成一个高潮。如果我们将此期的图书馆学研究与20年前图书馆学研究高潮比较,就会发现它们的一些相同之处:两次高潮皆是以实用图书馆学为主力,两次高潮的出现都有着深刻的社会变革背景和理论自身发展的需求。但是两次高潮亦存在明显的差别:1986年前后的“发展战略研究”和“文献资源建设研究”均以效率和效益为价值取向,而当前的“人文图书馆学”和“制度图书馆学”研究则是以人文和制度为基本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03.
和谐社会与农村文化传播体系的重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骆正林 《新闻界》2006,(1):48-50
今天,我国将“和谐社会”作为奋斗的目标,充分反映了国家对不同社会阶层、不同价值取向的尊重,是政府执政风格更加务实的表现。文化传播是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我们建设和谐社会,离不开媒体的信息传播和舆论支持,一个繁荣发达的传播环境不仅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和谐社会的  相似文献   
104.
经济权力对都市报价值取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敏直 《新闻界》2006,(2):27-28
在传媒市场化的进程中,经济权力越来越深刻地制约与影响着媒介的价值取向。大众传媒的社会责任与企业角色常常产生冲突与错位。本文对都市报的发展战略定位、新闻选择、议程设置等方面的分析,揭示经济权力对其价值取向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5.
美国新闻与传播教育的认证标准,经过多年的变迁、发展,逐步趋于规范和完善。其现行的认证指标,基本上设定了目前美国新闻与传播教育的价值取向、教育宗旨、教育的思路及实现的路径。美国的新闻与传播教育,从“二战”开始即提倡通才教育,并确定了核心价值目标,在此基础上设定认证指标。在认证中,业界拥有的50%的投票权,保证了学界与实务界的目标的一致性。新实施的认证指标加强了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估,更明确了新闻与传播教育的服务性方向。  相似文献   
106.
纵观时下的编辑学著作,无不将编辑一般理论和实际编辑工作作为主要表述对象。任火先生的《编辑独语》(以下简称《独语》)也提到:编辑学的位置就是多维交叉点上的应用学科,应用是编辑学的基石,应用是编辑活动的根本属性。然而《独语》还在应用研究中让人感到一种希冀,  相似文献   
107.
胥爱华 《视听界》2006,(1):32-34
在电视媒体中,现场报道是最常见也是最能体现电视多种元素和传播优势的一种报道样式和手段。为了更好地认识和把握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发展、实践脉络及规律,笔者尝试从表现形态、价值取向、调控机制、传受关系等几个方面,对中西电视新闻现场报道作一适度比较和探究。  相似文献   
108.
南言 《视听界》2006,(1):140-143
把“以人为本”作为一种传播理念和价值取向应用于电视领域,体现了我台在产业理念上的升级,也是应对中国电视业转型期阵痛的一种积极有益的探索。传播学认为,一个基本的传播过程是由传者、受者、讯息、媒介和反馈五个要素构成。以人为本在传播学的视野里,强调的是传者和受者作为最活跃的人的因素的主体地位。以人为本在这里有两个层次的含义,第一,将传播过程的焦点从传播者转向接收者,即以受众为根本和目的;第二,在庞大的现代传媒机构的运作中,人发挥核心作用,是最强大的生产力。  相似文献   
109.
随着中国财经媒体的丰富和壮大,如何增强自身的竞争力,最大限度吸引受众眼球,成为当前财经媒体研究的首要课题之一。实用性作为财经报道的特色之一,相对于独家性、深度性、时效性、显性等特性,曾一度被不少媒体所忽视。然而,人们越来越感到,实用性必然成为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财经报道竞争力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110.
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大力提倡以人为本,人物报道应该成为新闻报道的重头戏。但如何增强人物报道的新闻性,使之紧贴读者,可读、可信、可学,需要不断探索,不断实践,不断总结。我国正处于转型社会,人们的精神需求和阅读取向多元化,这对人物报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提供了更宽广的空间。近年来,各媒体开设了人物报道的专版专栏,推出了一批有影响的人物报道,取得了骄人成果,也说明人物报道有很大的空间可以拓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