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0篇
教育   97篇
科学研究   2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2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81.
当第一阵寒风扯下一片叶子划破单薄的空气,用潮湿冰冷的身体扑向我的眼睛时;当刚卷起的几颗尘埃还在飞舞时,我看到了你空间的最新动态——温暖了一个春天,寒冷还是来了。我想象着你的心情,仰起头,把微笑抛向天空。在这个桂花香还未散尽的季节里,人们仍是以千篇一律的表情穿梭在某些被划定的区域内,在循环往复中没有人挣扎,麻木的人群心照不宣地走过生命里的荒芜,用自己的血肉浇  相似文献   
82.
【作文题目】春秋时,伯牙擅弹古琴,只是恨无知音。有次伯牙乘船外出,时值中秋之夜,偶遇一樵夫钟子期。伯牙每弹一曲,子期都能讲出乐曲表达的内容和感情。两人在船上互诉衷肠,引为知音,并约定一年之后在此相会。第二年中秋,伯牙如约前来弹奏,岸上却不见钟子期的影子,后知钟子期已离开人世。钟子期死前,让人把他葬在岸边,好让他的灵  相似文献   
83.
桂花雨     
桂花纷纷落下来,落得我们满头满身,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中秋节前后,就是故乡的桂花季节。一提到桂花,那股子香味就仿佛闻到了。桂花有两种,月月开的称木樨,花朵较细小,呈淡黄色,台湾好像  相似文献   
84.
在所有学科中,我对语文情有独钟。这与我小学一年级的启蒙老师魏晓萍有着很大关系,是她让我爱上了语文。魏老师教我的时候大概30岁的样子。她矮矮胖胖的,剪着一个可爱的蘑菇头,眼睛特别大,睫毛特别长,眼睛眨巴起来活像动画片里的人物。她的声音是那么圆润悦耳,只要她一开口,小朋友们就会不由自主地静下来,真的很神奇。  相似文献   
85.
一个卡通图案印在表面,朴朴素素,简简单单,这,就是我的书包.我每天背着它上学放学,它就像我最亲密的朋友,陪着我度过了童年的时光. 我们学校的操场上种着两棵桂花树.秋天,桂树开花了,香气扑鼻.这天,下课铃响了,我和几个同学飞快地跑出教室,来到桂花树旁.风一吹,桂花纷纷飘落,落在我们的头上、身上、衣服上,像是下了一场桂花雨.我们弯下腰,小心翼翼地捡起桂花来.  相似文献   
86.
幸福,是藏在心底的笑。就算你表面上哭得眼泪纵横,只要心底里还有笑,幸福的感觉一样会荡漾开来。——题记小时候,妈妈对我说:"幸福就是笑。只要笑,你就能找到幸福的感觉。"于是,只要有人问我:"你幸福吗?"我总是会笑着回答:"我很幸福!"我满足于这种能言明的简简单单的幸福感,而且我的心里始终是甜的。  相似文献   
87.
深巷桂花香     
小楼一夜听春雨,明朝深巷卖杏花。杏花花期已过,而桂花正开得热闹。走在老街的巷道中,我又听到久违的叫卖声,又闻到桂花丝丝缕缕的馨香。哦,又到了桂花飘香的时候……对于这座城市,我始终是一个过客。早已习惯了四处奔走,又在某一时间照原路返回,其间流走的只是时光,而记忆却不易改变。有人说,要记住一个城市,让它渗入你记忆的最深处,你就得真正走近它,在它的幽深、细微处去寻觅那些如血脉般真切的印记。  相似文献   
88.
语文课离不开读,研读更是不可缺少。研读就是钻研地读。运用得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热情和求知欲,加深对语文学习意义的认识,又能启发学生分析、比较、归纳和联想,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启发学生学习情绪、审美情操,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使语文课的研读呈现语文味的本真特性。一、把握逻辑,呈现具有语文味的研读价值  相似文献   
89.
认识韩梅波已有10多年了。"梅波"这名字与她的性格非常贴近。"闻道梅花坼晓风","梅"自然让人想起她独立、坚忍的品性,我以为韩梅波的专业成长道路上就有这样的精神支撑;"波"表现了水的绵长和柔韧,水的一些秉性韩梅波身上与生俱来,"夫唯不争,故无忧",从事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工作执着不悔,淡然、安静。初见韩梅波,给人朴实、严肃的印象。她不像大多  相似文献   
90.
徐红玲 《小学生》2013,(1):68-68
2011年版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那么,如何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我们就要在课堂上允许学生生成,学生只有在课堂上有生成,才能有创新的思维,才能具备创新的基础。但是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就是担心学生的生成,担心学生生成的东西打乱自己的教学思路,担心学生的生成影响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所以总是严格地把学生禁锢在自己的预设之内,即使学生有一点生成,也会被教师一笔带过而不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