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63篇 |
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教育 | 582篇 |
科学研究 | 51篇 |
各国文化 | 17篇 |
体育 | 64篇 |
综合类 | 9篇 |
文化理论 | 6篇 |
信息传播 | 35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11篇 |
2021年 | 12篇 |
2020年 | 7篇 |
2019年 | 6篇 |
2018年 | 2篇 |
2017年 | 6篇 |
2016年 | 13篇 |
2015年 | 21篇 |
2014年 | 72篇 |
2013年 | 91篇 |
2012年 | 87篇 |
2011年 | 122篇 |
2010年 | 61篇 |
2009年 | 56篇 |
2008年 | 94篇 |
2007年 | 39篇 |
2006年 | 10篇 |
2005年 | 10篇 |
2004年 | 6篇 |
2003年 | 9篇 |
2002年 | 9篇 |
2001年 | 12篇 |
2000年 | 5篇 |
1997年 | 1篇 |
199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一)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提出绘画品评标准是:失于自然而后神,失于神而后妙,失于妙而后精,精之为病也而成谨细。自然者为上品之上,神者为上品之中,妙者为上品之下,精者为中品之上,谨而细者为中品之中。为使这段话一目了然,可分列于下:一等品:自然之品——上上之品; 相似文献
82.
马兰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8,5(1):42-42,66
借助意象营造意境,表达情感是流行歌词常用手法,本文结合具体歌词文本,探析流行歌词"桃""月"意象的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83.
84.
85.
87.
桃花和松树是两个常见的文学题材,至唐代达到鼎盛。李白是唐代写桃花和松树最多的诗人之一。在李白的诗歌中。桃花和松树不仅有形有色有声,还具有人格和精神,显然超出了描写事物的范畴,蕴含着诗人的道德精神和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88.
白璐 《合肥教育学院学报》2013,(4):86-89
“桃花”意象在张志和的《渔歌子》中鲜明突出,与害溪、松江等构成了渔隐生活的重要内容,成为作者追求的理想栖息地。但在唐宋文人改编的《渔歌子》中,“桃花”意象逐渐淡出,或被其他花种取代,或直接退出。同时,其诗词中的渔夫形象也随之改变,诗词的整体意境也由单纯的欣赏型变为凝结着作者主观感情的复合型作品。这种变化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桃花”意象的复杂内涵,创作主体的自身经历和时代背景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89.
90.
桃花、萱草:最早传入欧洲的花
在亚洲大陆上,东西方的交通和植物的交流史至少已超过2000年。历史上有确切记载的是从西汉开始,但大量园艺植物种苗的交流直到16世纪以后才从海道开始。19世纪初,大批欧美植物采集家先后来中国,将大量中国植物介绍到欧洲。这股热潮在20世纪30年代达到了顶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