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299篇
科学研究   56篇
各国文化   10篇
体育   24篇
综合类   7篇
信息传播   59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9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两个笨贼     
两个盗贼在一家旅馆偷东西。第一个说:“我听到警报响了,快跳吧!”第二个说:“但是我们现在在第13层啊!”第一个尖叫着回敬他:“都什么时候了,还这么迷信!”  相似文献   
202.
丁莉 《四川教育》2005,(2):25-26
近年,社会上出现了一些不易被人们注意的不良现象,严重危害着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一些迷信、愚昧、颓废、庸俗的化,正在不知不觉中腐蚀学生的精神世界。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所任教班级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一些学生纷纷改名字,说是出重金请专人改的,这样就能避凶化吉,学习优秀,将来事业有成。有了一个好名字,这些学生便开始等待,憧憬未来,盼望奇迹出现。  相似文献   
203.
目前高职教育中存在着“双师”迷信,“双师“的作用被高估了。文章从“双师”的提出背景、概念、实际标准的退化3方面分析了“双师”存在的问题,指出必须破除“双师”迷信,树立全新的“双师”理念。  相似文献   
204.
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社会心理要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迷信送礼”现象在广大农村地区每年都可能发生、流行,作为一种社会心理现象,它的产生有其现实的社会背景、微观心理基础和传播的社会心理机制。因此,社会心理要素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因素,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应当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205.
科举迷信是人们将科举考试的客观结果归结于迷信因素,或希望通过迷信手段左右应试结果的迷信情结或活动。伴随着明代科举制度的成熟和完善,科举迷信泛滥,其大致包括徵兆、神鬼、定命和人助四大类,而每一类科举迷信中,又包含着诸多离奇的内容。  相似文献   
206.
邪教现象的社会心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些邪教及邪教组织在我国陆续出现并迅速蔓延,且极其顽梗。邪教蔓廷与顽梗的社会心理因素主要有:社会大众的信仰需求心理、社会归属和社会亲和心理、传统的神灵迷信心理、逃避心理、从众和众从心理。  相似文献   
207.
从迷信禁忌、动物禁忌、颜色和饰物禁忌三个层面出发,分析人类社会复杂的文化心理,从而说明非语言禁忌符号与灵物崇拜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208.
当前,在部分中学生中出现了一股相信命运、信奉迷信的暗流,引起了教育界人士的广泛关注.中学生是21世纪中国的主宰,他们的认识水平、思想观念,对未来中国的影响极大.因此,对中学生中的迷信暗流不能掉以轻心.那么中学生迷信心理的表现、危害有哪些,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如何改变和引导中学生破除迷信心理呢?  相似文献   
209.
1月26日,章含之女士谢世。在厚厚的大红门所掩蔽的史家胡同51号,充盈了她生前相识或不相识的人的悼念之情。她去世所引起的震动,远远超过了25年前去世的她的夫君——尽管乔冠华曾任外交部长,并拥有著名外交家的头衔和“才子”的美誉。  相似文献   
210.
迷信行为对社会、个人生活都有着重要影响。对迷信行为的产生机制进行详细的研究,对现实生活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两个实验探究了非关联性的正负强化条件对于迷信行为习得的影响差异。在第一个实验中,72名参与者被指导通过指定反应键去完成图片任务,正强化条件组的任务是使令人愉悦的图片(IAPS)尽可能多地出现在屏幕上并保持图片尽可能长时间地显示。负强化条件组的任务则是使令人厌恶的图片(IAPS)尽可能少地出现在屏幕上并尽可能快地使其从屏幕上消失。第二个实验是音乐操作实验,在第一个实验的基础上改变了刺激持续时间。本研究同时考察了刺激固定间隔时间对迷信行为习得的影响,发现间隔时间和强化条件有交互作用。结果显示,负强化条件下参与者更容易产生控制幻觉,并且相对于较短的间隔时间,较长的时间间隔条件下负强化条件组和正强化条件组的差异会更大。基于这样的结果,我们可以更加准确地预测迷信行为的发生,并充分制定干预、教育方案对大众进行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