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3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2373篇
科学研究   68篇
各国文化   6篇
体育   32篇
综合类   29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12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100篇
  2014年   262篇
  2013年   199篇
  2012年   209篇
  2011年   228篇
  2010年   196篇
  2009年   184篇
  2008年   180篇
  2007年   110篇
  2006年   93篇
  2005年   171篇
  2004年   102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72篇
  2001年   79篇
  2000年   114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解题后反思,命题的意图是什么?考核的概念、知识和能力是什么?验证结论是否正确,命题的条件的应用是否完备?求解论证过程是否判断有据,严密完善?一题多解?多题一解?不断地对问题进行观察分析、归纳类比、抽象概括,对所蕴含的数学方法、数学思想进行不断地思考并做出新的判断,体会解题带来的乐趣。享受探究带来的成就感。逐步养成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究的习惯,并懂得如何学数学。  相似文献   
62.
任涛 《语文天地》2011,(15):54-55
概括题是近几年语文高考现代文大阅读题中最常见的题型,作答该类题目时,大部分的学生只能得到部分分数,很少有能拿到满分的。分析学生的答案可以看出,很多学生只回  相似文献   
63.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学科的精髓,是数学素养的重要体现。让学生获得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也是数学课程标准规定的学习总体目标之一。从这个意义上讲,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任务除了教给学生基础知识外,更重要的是  相似文献   
64.
只有具有良好的概括能力,才能获得对数学对象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才能使数学对象的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认以.使认以发生质的飞跃,从而为数学学习的迁移、知识的运用提供坚实的基础一本文以苏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材“多边形的面积计算”教学为例,从知识的建立、知识的系统联系、知识的深化三个层次谈谈小学生数学概括能力的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65.
所谓小学数学概念的形成,是指学生从许多具体事例中抽象概括出同一类事例的本质属性,从而获得概念的方式。但是传统的教学往往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偏重于对结论的解释和整理,忽视概念的形成过程;二是忽视学生原有的经验系统,不能有效调用学生的经验型材料;三是忽视概念的灵活应用,学生  相似文献   
66.
中心思想是文章的灵魂。学习一篇文章,要准确、深刻地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讲究方法,根据文章的全部材料,在划分层次、写出各层大意的基础上,把  相似文献   
67.
康瑞祥 《高中生》2011,(15):40-41
主旨大意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文章进行概括或总结的能力。它要求考生在阅读短文时,能够提炼出文章的中心思想,体会作者的主要写作意图,充分运用逻辑概括能力,透过字里行间获取文章最具代表性的观点、论点及作者的情感倾向。根据近几  相似文献   
68.
阅读教学不能不分主次,"眉毛胡子一把抓"."面面俱到"的教学指导思想和行为,会削弱阅读的效益.相反,教师要从关键之处、重要之处或典型句子入手,追求一课一得,锻炼与提升学生感悟与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69.
在解“主旨题”型的题目时,首先要了解文章的体裁,以通读全文,弄清文章的结构与脉络为前提,以理解段落大意并设法找到相应的主题句为中心环节,以重视段首与段尾,首段与尾段以及一些关键词为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70.
冯俊 《福建教育》2005,(11A):38-39,55
随着对“一堂好课”的理性思考和一些非常有见地的理性概括,在“理想”和“现实”之间寻求统一的“好课标准”,已在许多教师心目中逐渐清晰起来。各种闪烁新课程、新理念光芒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层出不穷给教师的比较和抉择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