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405篇
科学研究   12篇
各国文化   9篇
体育   29篇
综合类   18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4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中国的英诗汉译始于晚清,第一首翻译成中文的英诗是约翰.弥尔顿的商籁体诗《失明,》1854年发表在香港的中文期刊《遐迩贯珍》上。英国传教士开了英诗汉译的先河,后来才有中国人翻译的英文诗歌。晚清用来翻译英文诗歌的语言是文言,诗歌的体裁为中国古典诗歌,晚清的诗歌翻译采用高度归化的策略,读起来犹如用中文创作的诗歌,几乎看不出经过翻译的痕迹,使得英文诗歌的他异性在翻译的过程中消失殆尽。  相似文献   
82.
提起郭沫若,人们往往想起他那激情如火的《女神》、《凤凰涅檗》、《雷电颂》等作品。其实,他的小品文也写得清纯自然,别有情趣。其中,散文诗《白鹭》可以视为他的代表作。《白鹭》是一曲自然美的赞歌。  相似文献   
83.
《橘颂》、《弹歌》与咏物诗的创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巅  肖玉林 《湘南学院学报》2005,26(1):43-45,54
将《橘颂》与《弹歌》作一番比较,显示屈原的《橘颂》才真正完成了咏物诗的创格。《弹歌》作为中国现存最早的咏物诗,其咏物意象是物象的再现,《橘颂》则借橘的吟咏,创立了咏物原则和咏物境界,奠定了中国咏物诗的基础。  相似文献   
84.
教师应充分发挥本土教育资源优势,引导幼儿充分感受本土文化氛围,进而激发幼儿对家乡的热爱之情。通过寻访名人足迹、争当"名人"等活动,幼儿走近名人,争做名人,在体验中获得感受,种下思想、形成美德。  相似文献   
85.
丁一岚,是邓拓的夫人,是著名的播音员、广播界的领导干部。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的开国大典盛况。由丁一岚和播音界泰斗齐越一起在天安门城楼上主持直播6小时30分。丁一岚走完77年为祖国奋斗的历程,1998年9月16日在她生前最喜欢的《延安颂》歌声中安息了。  相似文献   
86.
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丰碑人物,屈原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本文主要从终其一生的"美政理想"和巍巍人格的世界影响两大方面走近屈原,着重分析了《橘颂》的内涵意蕴,深入挖掘了诗人在文本中托物言志所寄托的高尚人格理想。  相似文献   
87.
刘伶简论     
学术界对刘伶的研究,多集中于对其言行的考察。本文则从刘伶的言行入手,探讨其言行中所蕴含的玄学意境,探讨《酒德颂》的文本思想内容及其对颂体文的传统写作规范的突破,刘伶从特异的言行到对《酒德颂》的创作,是对玄学意境和自由的追求,虽然在这过程中他有反抗、蔑视和讽刺世俗礼法及其代言人的行为,但这只是其实践和追求过程中造成的客观效果而不是他的主要目的。  相似文献   
88.
寒山诗深受佛经偈颂诸多启发,如善用佛经譬喻,援用佛典,以文为诗等,这是"寒山体"形成的重要原因。同时由于作者特殊的社会身份和社会地位,赋予了其对世态万象的观察力度和理解深度,这种忧患身世亦影响其诗风之形成。  相似文献   
89.
"读",指口头语言;"写"是指书面语言。二者结合,即构成了"语文"。语文培养学生语言文字的理解应用能力,这是个人素质结构的核心能力。语文教学强调两条腿走路,一面是接受,即使学生学会倾听和阅读;一面是表达,即使学生能说得明白、写得清楚。可见,在语文教学中,读与写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一、凝练概括,使文本框架立体化"能读千赋,则善为之矣。"  相似文献   
90.
项羽乌江自刎的悲惨结局,对后人具有异常强烈的震撼力量。两千多年来,人们通过诗歌这种艺术形式,对项羽自刎乌江表达出了不同的内心感受,或扼腕叹息,或惜其早亡,或讽其力大智弱,有勇无谋,或讥其胸无大志,只想衣锦还乡,如此等等,不一而足。我们从历代诗人的诗作中可以明显感受到项羽之死给人们带来的各种复杂情感,以及这种情感所透露出来的不同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