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50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2篇
教育   2946篇
科学研究   616篇
各国文化   8篇
体育   85篇
综合类   163篇
文化理论   45篇
信息传播   529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123篇
  2022年   89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65篇
  2019年   74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109篇
  2014年   298篇
  2013年   275篇
  2012年   309篇
  2011年   352篇
  2010年   325篇
  2009年   362篇
  2008年   367篇
  2007年   306篇
  2006年   267篇
  2005年   211篇
  2004年   149篇
  2003年   137篇
  2002年   111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71.
我县地处苏北,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近年来,我们一直把推进“校校通”工程建设作为推进全县教育信息化的抓手,累计投入资金2186万元,在全县中小学建成网络及多媒体教室288个(其中计算机网络教室211个,多媒体教室77个),拥有可用计算机8934台(其中接入网络教室的8233台),生、机比例达到16:1,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条件得到了根本改变。  相似文献   
72.
整合培训资源、切实提高骨干教师培训质量和效益,是培训工作的目标与任务。在实践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县域骨干教师培训模式及操作体系。在区教研室的主导下,以省内外高校、市级教研部门和友好合作区名校作为培训主体,共同围绕县域骨干教师的专业成长,将其划分为集中培训、跟岗学习、科研指导、教学指导四个阶段,联合协作培训取得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73.
如何开发新的人力资源提高我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本文从西部地区科技力量提升和公务员进入经济流通领域分析入手,认为公务员队伍是欠发达地区重要的人力资源,是引导农民进入经济开发主战场的唯一力量。本文提出对欠发达地区的公务员队伍应有二元政策,同时认为二元政策发展中国西部经济的核心问题是人的问题,人的理解与思考,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科技发展的问题,科学技术水平的普遍提高,技术成果中科技含量的普遍增加,是观念的进一步更新的问题,观念从地方经济发展的圈子中彻底摆脱出来,能够在一定视角下对西部地方经济有全新的思维,能够在全国经济发展的背景中看到西部经济的出路,能够既有战略眼光,又有战略胆识与气魄;是文化素质普遍提高的问题,文化素质从低水平状况向高水平发展,使之不再成为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和影响西部广大群众彻底摆脱贫困的最大障碍。  相似文献   
74.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的资源配置不均衡问题日益凸现:一方面,总的教育资源匮乏,而如此有限的教育资源又过度集中在少数重点及明星学校;另一方面,在大城市中,既存在斥资上亿元,上档次、豪华型的贵族学校,又存在农民工子女的窝棚小学和简易学校,二形成极大反差。对于这种基础教育阶段的资源配置不均衡的现象,国家是应该对欠发达地区、简易学校、贫困儿童“雪中送炭”,还是应该对发达地区、重点学校、富裕儿童“锦上添花”呢?  相似文献   
75.
如何在西部欠发达地区高校建设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室及开展实验教学问题是值得关注和研究的。贵州财经学院经济管理实验中心是贵州省唯一的一所经济管理类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经过多年的研究实践与探索,该中心在系统设计、队伍建设、资源管理、实验教学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和可喜的成绩,为西部欠发达地区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探索出了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6.
柳谋 《陕西教育》2006,(11):7-8
创建教育强县是省政府提出的一项旨在提升农村教育整体水平和综合实力的战略任务。促进县域教育的全面、协调、均衡发展是“整体水平、综合实力”这八个字的本质属性。我省教育发展不均衡,特别是县域内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十分突出,社会反映强烈,各级政府正在采取多种措施予以解决。目前我省正在大力开展的创建教育强县活动,对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77.
论创新与县域经济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壮大县域经济,是实践“三个代表”的要求和体现,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当前,关键在于按市场经济的内在规律办事,立足于观念创新、制度创新和服务创新,不断拓展县域经济的发展空间,增强县域经济发展内在活力,构筑县城经济发展的高效平台,明确农民、企业和政府三个主体的角色定位,切实落实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78.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随着人才政策的变化,中国的人才大多集聚在发达地区,而占国土面积大部分的欠发达地区的人才则大量流失。[第一段]  相似文献   
79.
大学之大,在于有大师,高校要想更好地发展,人才是关键。"双一流"建设必然会加剧高校对于高层次人才的竞争,而欠发达地区高校,例如西藏大学,由于自然条件、区域政策乃至收入待遇、科研环境等因素相较于发达地区高校都是缺乏竞争力的,会成为人才流失的重灾区,进一步加剧区域间高等教育的不均衡发展,进而影响当地经济增长、社会以及科技进步,影响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本文从西藏地区高校教师流动的现状入手,做了广泛调研,论述了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指出本区域教师流动的主要原因,并提出"双一流"背景下教师流动的对策。  相似文献   
80.
通过设置湖北省县域职业教育人均教育经费、职业教育生均教师投入数量作为投入指标,县域经济发展人均GDP作为产出指标,建立DEA分析模型,对湖北省40个县域职业教育投入和各县经济发展的趋势进行分析,研究县域职业教育投入和当地经济发展关系。结果表明2005年—2015年湖北省县域职业教育投入对县域经济发展相关性较弱,整体投入效率偏低。根据模型分析结果,提出县域职业教育投入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