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9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4篇
教育   1028篇
科学研究   72篇
各国文化   5篇
体育   129篇
综合类   41篇
文化理论   16篇
信息传播   103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82篇
  2014年   197篇
  2013年   106篇
  2012年   163篇
  2011年   213篇
  2010年   119篇
  2009年   132篇
  2008年   193篇
  2007年   138篇
  2006年   127篇
  2005年   140篇
  2004年   89篇
  2003年   107篇
  2002年   111篇
  2001年   99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观点摘编     
重大突发事件的五个思考中央电视台台长赵化勇日前在2008年第7期《电视研究》刊文,认为,把握新闻规律,在重大突发事件报道中把握舆论引导主动权可以有五个思考:一是要真正尊重新闻规律,提高报道的时效性和内容的透明度,把握舆论引导主动权;二是要突出正面宣传和以人为本,增强报道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牢牢把握舆论导向;三是要坚持贴近舆情和民情,注重对热点问题的引导,  相似文献   
42.
新闻舆论监督是正面宣传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七大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搞好舆论监督工作指明了方向,各级、各地领导人关于新闻舆论监督的认识和态度,给新闻界提供了很大的操作空间和实践动力。进一步改进和加强舆论监督工作,必将推动社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3.
张冬素 《新闻实践》2008,(11):35-36
提高舆论引导能力,不仅要着力提高正面报道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把党和政府的声音以百姓乐于接受的方式传递,而且要敢于介入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善于对社会舆论进行及时、有效的引导。  相似文献   
44.
夏云  吕月辉 《传媒》2006,(8):65-65
企业电视媒体面对的是职工和家属,它宣传的范围小、受众少,但是同样也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这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本质要求和职责所在.我们在宣传报道中体会到,要增强社会责任感,就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坚持"三贴近"原则.  相似文献   
45.
典型人物报道是有中国特色的新闻事业的政治优势和光荣传统.长期实践证明,典型人物报道在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弘扬民族精神,发挥示范、激励、引导作用和动员、组织、宣传方面具有极大推动作用.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典型人物报道的环境发生了变化,这对典型人物报道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46.
林忆 《新闻实践》2006,(7):56-56
新闻策划对媒体的重要作用,业界都是认同的。关键是怎样遵循新闻策划的一些实践原则,把握好“度”,避免炒作新闻。新闻炒作的几种表现新闻策划是为了使报道更能反映事物本质,更有效果,更有影响力,提高正面引导的作用。而新闻炒作主要是有些媒体指导思想出现偏差,或是受利益驱动,或是为了满足少数人的心理等等,过度炒作  相似文献   
47.
企业报和其他社会媒体一样,只有在坚持正面报道为主的前提下,较好地运用新闻规律,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抓好舆论监督报道,才能更好地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才能更好地为企业改革发展稳定服务。《河南石油报》从2005年8月8日至9月29日,连续组织编发了“基层减负”系列舆论监督报道,历时41天,发稿24篇,致力破解一些企业报“舆论导向没有大的偏差,  相似文献   
48.
《南京零距离》正面报道的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电视新闻呈现了空前规模的改革与创新的局面。“三贴近”原则成为新闻传播工作的一项重要的指导方针。寻求贴近性,成为正面报道提高传播效果的重要手段。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正面报道如何吸引观众,又远非“贴近性”几个字所能概括。  相似文献   
49.
汪波 《传媒观察》2006,(2):33-34
“正面报道”与“负面报道”,这两个互为相对的孪生词语对中国的新闻媒体管理、采编从业人员和理论研究都可以说是耳熟能详,脱口而出的术语了。如果追问一下人们挂在嘴边的“正面报道”与“负面报道”到底是指什么时,其大部分概述可能就是:“正面报道”就是“报道正面”,就是指报道“好人好事”;“负面报道”就是“报道负面”,就是指报道“坏人坏事”。正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的新闻管理部门在监督新闻媒体工作时可以简单地统计出,每月媒体的新闻报道中“正面报道”为百分之多少,“负面报道”又为百分之多少。一些西方人士也据此引发出中国的新闻界只准报道“正面——好的”消息,不准报道“负面——坏的”消息的议论。  相似文献   
50.
1引言 工作压力是任何工作所难免的,当个体察觉到工作环境中的特性、要求、期望现象超过自身所能承受的范围,使个体感受到威胁或产生消极的情绪时,必须付出额外的精力以保持身心平衡,即形成工作压力。工作压力的产生,有其正负面的效应。正面效应即可让个人产生积极的工作态度,负面效应即会引发工作倦怠与精力耗竭的现象。个人与组织如果不重视工作压力问题,无法采取适时、适当的措施来缓解,负面效应就会大于正面效应;反之,如果能了解工作压力的来源与其影响,并能给予有效、合理的处理,则能化阻力为动力,对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提升将有莫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