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11篇
科学研究   139篇
各国文化   5篇
体育   10篇
综合类   16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4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 毫秒
481.
晚清作家苏曼殊的作品凝聚了中国文学转型时期的诸多新变。苏曼殊诗歌的意象周演与典故穿插总是伴随着口语言谈的话语标识,与"散文性"的语法结构结合互动,使其成为检视、反思中国诗歌古今演变的代表者。文章在语言符号学的视域下,从表意系统、修辞机制与话语实践的维度考察"诗"之为"诗"的特性,借由苏曼殊的诗歌创作反思中国诗歌的古今演变,进而探索一种语言学与诗学的汇通。  相似文献   
482.
“鸢飞鱼跃”的其理学意蕴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朱熹在彻底完成了逃禅归儒的转变,实现了一种质的飞跃后的表露;二是随着朱熹的理学思想体系的架构的完成,他以此来解说他的理学思想的核心——本体论。其中蕴含着朱熹丰富的理学思想,是其理学本体论的高度概括和浓缩;为了使他的深奥的理学思想更易于被人们所理解和接受,朱熹在此采用了借“诗”(《诗经》)说“理”的方法,体现了朱熹以“理”解“诗”、以“诗”释“理”,即以哲学解说文学、以文学象征哲学的倾向。  相似文献   
483.
<正>是谁?在深夜敲击我的心扉,让我倾听床脚蟋蟀的浅吟。是谁?在雨中撩拨我的心弦,让我独坐小楼听雨声。是你,如海般深邃的语文,如水般灵动的语文。总能在你心中找到属于我的那方天地。  相似文献   
484.
江南多雨的季节。暮色四合,窗外的雨开始一点点的飘落下来,飘得肆无忌惮,远处的虹霞,一片氤氲。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这一个丁香结,一声哀怨,一种离思,唐朝的李商隐吟到了我的心中,荡开了一片淡淡的遐思……丁香,缄结在哀怨中。它,只是淡淡的一簇白,只是幽幽的一抹紫,可它却凝在  相似文献   
485.
通过对采空区积水规律的分析与研究,提出在积水采空区下沿空掘进探放水技术及方法,保证了沿空掘进的安全,取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86.
采区煤仓及缓冲仓设计的一些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矿生产在立井、斜井这两种开拓方式中,在开采同一生产水平多个煤层时或开采同一煤层时,在煤层与主要运输巷之间存在层位的差别时,往往通过溜煤眼、集中煤仓来实现原煤生产的连续性。溜煤眼一般只为1个采面服务,或作为一个措施工程,其设计因其服务期短在此不作为重点,主要针对采区煤仓(包括缓冲仓)在设计施工方面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487.
《中国科技纵横》2010,(24):13-14
屯兰矿18205综采工作面留巷墙体因受压后导致局部墙体开裂、泄漏采空区瓦斯,墙体侧上隅角瓦斯浓度高迭1%~4%,针对该技术难题,采用注浆加固技术对墙体裂缝进行堵漏,使留巷瓦斯浓度控制在1%以下,提高墙体的整体支撑能力,保证采煤工作面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488.
介绍了在复杂地质条件下,通过采用沿空留巷技术保证了工作面的正常推进,避免了工作面因过地质构造而影响生产。  相似文献   
489.
苏蕙《回文璇玑图》是中国文化史上一篇奇文,不仅集回文诗之大成,而且也反映了汉语及汉字的一些特殊功能。对《回文璇玑图》价值的认识,应从其创作背景、作者的创作心态等方面加以把握  相似文献   
490.
铭文“象物比德”传统被宋代理学家进一步承继并开拓,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理学家扩大了“象物比德”传统的自然取象范围,纳入更多人造日用器物;二是理学家扩大了“德”的内涵,体现为从君子之德到圣人之德,蕴义理于道德。理学家铭文存在一条“象物—附理—比德”的内在理路,实质是依托“理”在“物”与“人”之间搭建中介点,使个体通过“观物取象”实现对形上道德的认识、把握和涵养,充分体现理学道德本位思维之于文体生成转化的统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