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75篇
科学研究   7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2篇
信息传播   8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两岸文坛涌现了一批女性家族小说,女作家们从女性角度书写母系血缘家族背景下的女性生存境遇。《无字》和《海神家族》作为大陆和台湾这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文本,对男权话语笼罩下的世代女性家族进行了生动的展现。在男性缺席的环境下,女性完成了从弱者到强者的蜕变,子女与父母之间的家庭伦理关系也在认同与崩塌之间摇摆。对两岸女性家族小说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探寻当代两岸女作家在女性自觉与女性书写方面所做的努力。  相似文献   
42.
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不仅创作了许多壮志凌云的爱国诗作,还有不少似水柔情的爱情佳作。《沈园二首》就是其爱情诗歌中的代表作品,本文结合陆游的人生经历分析《沈园二首》"以情动人"的艺术特色和他的沈园情结,以期揭示出该诗打动人心的真正原因。  相似文献   
43.
44.
五一放假的时候,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庙里烧香。这座寺庙历史悠久,里面供奉着很多菩萨。每次去的时候,妈妈总会带我去拜一拜鬼子母神,这是一对母子神。  相似文献   
45.
当代美国华裔作家谭恩美在母女关系书写领域独树一帜,其笔下的母女关系往往历经误解、冲突、沟通直至和解。国内外学者在探讨其小说中的母女关系时,往往将二者割裂,强调女儿对母亲的理解及其对原生家庭的和解,忽视了母亲在治愈创伤过程中身份和心理的动态变化。从家庭创伤记忆角度出发,解读《奇幻山谷》中主人公微奥莱与母亲路路惊人相似且彼此共通的人生经历,以期阐明家庭创伤记忆的书写文学意义,探讨其对构建新时代良性家庭文化的启示价值。  相似文献   
46.
综合运用当代话语理论,聚焦美籍华裔作家谭恩美的小说《喜福会》中的言说,考查3种不同的言说类型,分析言说在呼唤女性自我意识觉醒、修复母女间关系裂痕和抵抗美国主流文化对少数族裔压制等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47.
美国华人移民家庭中的母女冲突实质上是一种文化冲突,是具有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母亲与接受美国个人主义文化教育的女儿之间的冲突.这种冲突是美国"熔炉文化"的基本特点,也是美国文化强大的主要原因.母女之间的冲突与和解,象征了中国文化与美国文化之间的冲突与交融.保持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接受美国先进的个人文化教育,是华人移民在美国社会取得成功的应有之道.  相似文献   
48.
在传统话语中,母亲已成为被异化的女性形象,体现并传承着男性的霸权意志。当代女性学逐步揭示出母亲的异化状态,书写来自女儿的批判与反叛,并寻求母性的真实本质和新型母女关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49.
言木 《家庭教育》2008,(7):66-68
命书里说,我和母亲之间是一种自由而冷漠的关系。我应该不屑的,这不挑拨人家母女关系吗?可仔细搜索从小到大的记忆,好像还真有点被命书说中的味道。  相似文献   
50.
谭恩美的新作《惊奇山谷》自2013年发表以来,引起了很大关注。这部作品无论是时间上还是空间上都是一个很大的跨越。时间上几乎跨域了半个世纪,而在空间上跨度也很大,由中国的上海到美国的旧金山。这部作品在沿袭原来作品风格的基础上,又进行了进一步的创新。本篇论文试图从母女关系的角度来解析。母女关系似乎贯穿于谭恩美所有的作品中,而这部作品中的母女关系在沿袭原来风格的基础上,又有自己的创新之处。本篇论文试图阐释紫罗兰与母亲露露的关系,露露与母亲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