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60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57篇
教育   3452篇
科学研究   776篇
各国文化   9篇
体育   491篇
综合类   134篇
文化理论   10篇
信息传播   260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60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99篇
  2015年   215篇
  2014年   537篇
  2013年   370篇
  2012年   442篇
  2011年   487篇
  2010年   413篇
  2009年   319篇
  2008年   497篇
  2007年   239篇
  2006年   181篇
  2005年   199篇
  2004年   161篇
  2003年   119篇
  2002年   95篇
  2001年   86篇
  2000年   80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小学数学教师》2021,(1):86-87
"商不变规律"在多个版本的教材中出现在四年级",分数的基本性质"基本出现在五年级,"比的基本性质"出现在六年级。"分数的基本性质"和"比的基本性质"这两个概念都被命名为"基本性质",而"商不变规律"在有些教材中被命名为"规律",在有些教材中则被命名为"性质",还有些教材未给出明确命名。  相似文献   
22.
差比句是贵琼语的一个重要句式。考察差比标志w?55的语法化演变过程和历时来源。从词源比较来看,w?55作为差比标记是后起的,产生于语支分化之后。贵琼语差比句受到语言接触影响,主要体现在差比标记、差比值以及比较主体和比较基准都不同程度地借用汉语。此外,贵琼语差比句具有较强的分析性特点,与贵琼语整体以分析性为主兼有一定粘着性的语言类型特点相一致。  相似文献   
23.
李湛 《科技风》2022,(4):81-83+91
结合跨疏港高速公路特大桥跨规划长安路(32+48+32)m连续梁主墩0号块托架预压实例,介绍了连续梁0号段预压系统的经济、技术比选方法等,以期为此类0号段预压系统的设计、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4.
采用丙烯酸与聚醚类大单体TPEG-5000自由基共聚反应合成系列不同酸醚比的聚羧酸分散剂,并通过GPC测试分散剂的分子量和多分散性,分别利用硝酸钙和硅酸钠作为钙源和硅源通过沉淀法与不同酸醚比分散剂制备纳米水化硅酸钙(C-S-H),并测试其粒径、Zeta电位及在胶砂中的性能表现。结果表明:当酸醚比由4∶1增加至10∶1时,分散剂分子量先减小后增加,分子量分布变宽,产物的转化率随酸醚比的增加而增加;其制备的纳米C-S-H粒径也是随着酸醚比增加,先减小后增加;Zeta电位绝对值先增加后趋于稳定;纳米C-S-H在胶砂中对1d强度的提升随着酸醚比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25.
26.
生师比评价的一个数学模型及其在教学评估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生师比评价实际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数学原则的数学模型,将该模型应用于一个实际的教学评估案例中,对评估结果进行分析并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7.
以粉煤灰与硅粉替代水泥的总替代量、龄期和水胶比为变化参数,完成了不同龄期不同双掺掺量和不同水胶比下陶粒混凝土的单轴抗压强度试验,分析了双掺掺量、水胶比和龄期对陶粒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的影响。试验表明,在同一龄期下,水胶比为0.30时强度最大,随着龄期的增长,混凝土试块的抗压强度也随之增加;不同龄期下,水胶比为0.28和0.30且粉煤灰与硅粉掺量比为3∶4时抗压强度最大;对陶粒混凝土的应力-应变曲线进行拟合,拟合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8.
人们研究中国文化往往对那些常识性的、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东西视而不见,甚至不少被视为糟粕而加以否定。比如“比类取象”和“同气相求”,这是我们老祖先非常重要的两种思维方法,对中华文化影响深远。前者重在观察自然之“象”,获取其要义,感悟“象”背后的道理,然后运用这一道理去解读共通的现象,并在实践中推而广之;后者强调识一物时,依据其特性,联想其相似物类,以及相关性,把该物放在系统之中来推演,借此找到万物归类、万物互联的逻辑。这些正是古人认识事物、处理问题所依据的逻辑体系和思维模型,同时也存在于老百姓日常思维活动中。  相似文献   
29.
从步入学校的那一天起,我的烦恼就随之而来。不知是营养过剩还是先天因素,我的体重比同龄人高出很多,这给我带来了无穷的烦恼。每天上学我都得比其他同学早走,因为我  相似文献   
30.
当一个虚拟的用字母表示反应物、生成物的化学反应出现在题目中时,我们要紧紧抓住质量守恒和质量比恒定这两个原则来分析,采用合理的方法去解决.下面以近几年中考题为例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