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篇
教育   251篇
科学研究   61篇
体育   5篇
综合类   24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3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近年来低孔低渗油藏的开发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研究低孔低渗储层的渗流规律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由于低孔低渗油藏具有较强的毛细管压力,因此毛细管末端效应显著。针对低孔低渗岩心中存在的毛细管末端效应问题,着重对毛细管末端效应引起的润湿相聚集现象进行校正。根据含水饱和度和毛细管压力的最佳拟合模型,建立考虑毛细管末端效应的低孔低渗岩心饱和度剖面方程。利用饱和度剖面方程得到校正后的含水饱和度数据和油水两相相对渗透率数据,从而达到精确校正低孔低渗油藏相对渗透率曲线的效果。  相似文献   
62.
气相毛细管色谱法测定油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气相毛细管色谱法,建立快速分离测定油酸的方法。方法:用甲醇-硫酸将油酸衍生化为脂肪酸甲脂,用自制、耐高温气相毛细管柱分离测定。结果;分离完全的色谱峰,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结论:方法高效快速。  相似文献   
63.
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以科研成果充实和更新实验教学内容.借助一个快速、、简单、实用的毛细管电泳实验,帮助学生了解毛细管电泳分析技术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及其实际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64.
以分离模式为线索综述了环糊精及其衍生物在高效毛细管电泳分离手性药物方面理论和应用的新进展以及优化分离所涉及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65.
毛细管气相色谱监测空气中苯、甲苯和二甲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活性炭吸附-CS2(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监测室内空气中苯、甲苯和二甲苯。对“居住区大气中苯、甲苯和二甲苯卫生检验标准方法-气相色谱法”(GB11737-89)进行了改进,并对改进方法的灵敏度、精确度、准确度、稳定性等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的主要技术指标符合室内环境空气监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66.
视设计的不事恒压槽容器为宽大容器,用毛细管法测液体粘滞系数,实验操作方便,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67.
将超声波应用于微透析与CE—ICP—AES联用技术,自行设计了超声透析装置,并将该联用技术用于大鼠全血中Mg的形态分析。实验优化条件为:融熔毛细管120cm×100μm(I.D.);缓冲溶液50mmol·L^-1 Tris—HCI(pH7.4);电泳电压18KV。在该条件下分析出镁以四种形态存在于大鼠血液透析液中,并通过标准Mg的迁移时间及加标后迁移时间对透析液中游离镁形态进行了表征,峰面积定量透析液中游离镁的含量为24.2mg·L^-1,RSD〈5%,该方法加标回收率为96.0%-103.6%。  相似文献   
68.
作者通过大量试验探索出白酒中甲醇呈的测定条件,在此条件下能准确快速的测定出白酒中微量甲醇的含量。  相似文献   
69.
以植物中提取的一热不稳定有机化合物为例,分别采用液相质谱仪电喷雾电离源(ESI)和大气压化学电离源(APCI)方法检测。同时对ESI加热毛细管的技术参数设若干温度点(从200104°C)跟踪检测分析,得出如下结果:对于极性且热不稳定有机化合物适宜的检测方式为ESI,随着加热毛细管温度不断降低,可以获得更为丰富的谱峰信息;在低于通常的加热毛细管温度设置区域能测得其准分子离子峰和相应的碎片峰。表明在液相质谱检测中优化传统溶剂等离子化效应下还必须关注到离子源和加热毛细管温度的选择,这对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分析极有意义。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母、脐血中红细胞参数及红细胞电泳指标的变化。方法:胎儿娩出后迅速进行1min的Apgar评分和脐血pH值检测,作为新生儿窒息的诊断标准;选择产后出现急性胎儿窘迫孕妇60例,其中出现新生儿窒息的30例为窒息组,娩出后胎儿正常的30例为窘迫组;另外选择正常足月孕妇30例为对照组。留取母血、脐血,检测红细胞压积(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等红细胞参数,并进行红细胞电泳等红细胞流变学指标检测。结果:窒息组脐血pH值显著低于其他两组,窒息组脐血与窘迫组和对照组相比MCV及RDW值明显增高,红细胞电泳时间延长,红细胞电泳长度与迁移率明显降低;母血MCV、RDW、红细胞电泳能力等红细胞流变学指标三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缺氧窒息可致新生儿脐血红细胞参数、红细胞电泳等流变性指标异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