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篇
  免费   0篇
教育   81篇
科学研究   8篇
体育   8篇
综合类   2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96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61.
是非 《北京档案》2004,(5):19-20
四年一度的美国大选正闹得热火朝天。共和党人布什和民主党人克里正在为竞选各施手段,忙得不亦乐乎。档案成了他们施展手段、打压对手的证据与舞台。来自官方尤其是华府的解密档案无疑是其中的重磅炸弹,它对当事人的诠释可谓最淋漓尽致。拥有大量新老移民的美利坚合众国的公民,  相似文献   
62.
新闻榜     
《中国新闻周刊》2004,(25):12-12
张宗海:重庆市委宣传部长贪污落马重庆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张宗海7月1日被中共中央免去其市委常委、委员职务,这是这位副省级高官6月因涉嫌贪污被“双规”后,案情的最新进展,张宗海是近年重庆涉及经济犯罪被“双规”的最高级别官员。张宗海2002年5月从黔江区委书记升任为市委常委、宣传部长。中央纪委张宗海案调查组透露,张宗海的主要问题是受贿300万元人民币和生活腐化。此前有报道称,他多次与前属下——因经济问题也被“双规”的前重庆市广电局长张小川一起挪用2亿多元公款到澳门赌钱。中央纪委调查组表示,目前尚未发觉到张宗海有去澳门豪…  相似文献   
63.
2004年7月,巴拉克·奥巴马在民主党全国会议上一鸣惊人,而后闪耀政坛。时隔三年,这位来自伊利诺伊州的年轻国会参议员更以排山倒海之势加入到美国总统宝座的有力争夺当中,最终在刚刚结束的2008年美国总统大选之中当选为美国总统,这也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黑人总统。一段传奇正在上演。正如他自己说的那样:政治家也有自己的美国梦。他似乎有神奇的魔力,可以一呼百应,颠倒众生。究竟是什么原因使上苍对这位黑白混血儿如此垂青呢?  相似文献   
64.
从奥巴马当选看美国媒体的新闻偏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媒体对奥巴马的“偏爱“11月6日,奥巴马意料之中而又出人意料地赢得了美国总统大选。“意料之中“是因为美国主流媒体早就预见奥巴马胜出;“出人意料“是因为在结果出来之前,除了美国媒体,恐怕全世界,包  相似文献   
65.
驴象之争虽然免不了舞弊行为及竞选丑闻,但随着两党政治的逐步完善,它逐渐形成了一套自身的游戏规则.一方面,这些规则具有规定性、权威性,任何个人或团体从事政治活动,必须予以遵守;另一方面,这些规则又非一成不变,随着时间、环境的推移和变迁,其自身也在不断调整、补充和完善.一切政治运作基本上都遵循了民主程序;当权者靠选民的支持上台,并不是个人或党派意志的简单体现.  相似文献   
66.
名刊要览     
《中国新闻周刊》2007,(44):10-10
黑与白;我们为什么会上瘾;私人股本的麻烦;天皇表述的禁区;反恐陷法制国家于窘境  相似文献   
67.
随着自民党力量的削弱和民主党的崛起,日本政治步入一个两党相争的格局。变化将带来磨合,磨合将导致波动  相似文献   
68.
国洪梅 《历史教学》2005,(11):25-28
从"百日新政"时期开始,美国国会中就有一部分民主党议员反对新政.1937年罗斯福改组最高法院后,保守的民主党议员不仅公开地和保守的共和党议员结成了联盟,而且还和他们一起阻挠新政法案在国会的通过.上述民主党议员的行为促使罗斯福决定,在1938年的国会预选中对这些人进行"清洗"."清洗"对罗斯福任期内的美国历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它使处于上升势头的联邦政府受到国会强有力的牵制.  相似文献   
69.
《中国新闻周刊》2006,(25):10-10
7月1日,中国共产党迎来了建党85周年的纪念日。  相似文献   
70.
1月26日,现年40岁的希腊左翼联盟党政治家阿莱克斯·齐普拉斯宣誓就任希腊新一任总理,成为希腊150年来最年轻的总理,以及首位公开反对紧缩措施的欧元区国家政府首脑。自从齐普拉斯在希腊议会选举中获胜,有关希腊退出欧元区的话题就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齐普拉斯的获胜是希腊社会各界对于国家长期陷入衰退、公共福利严重缩水的愤怒反映,但这种由于普遍的愤怒而带来的情绪性的选择,并不意味着齐普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