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40篇
科学研究   9篇
各国文化   5篇
体育   34篇
综合类   4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7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俗话说,吃在广州。粤菜在民国初年达到一个鼎盛期。当时最负盛名的有两个代表性的家族,一个是谭家菜,一个是太史菜。这两个家族都诞生于广东南海。谭家菜北迁之后,已经融合各菜系而成为顶级官府菜,只有太史菜恪守粤菜特点并发扬光大,成为羊城食坛第一家。太史菜由南海绅士江太史公创出,他是民国初年羊城食坛的首席美食家。  相似文献   
102.
吕友者 《收藏界》2013,(10):20-26
北京,一座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六朝古都,千百年来一直是北方乃至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尤至民国,清朝覆亡后,大量的达官显贵、文人墨客以及鬻画为生的画家聚居于此,形成浓厚的艺术氛围。同时,皇室贵族的古玩书画大量流出,加上众多鳞次栉比的古玩店铺,交易活动十分活跃,由此造就了艺术品市  相似文献   
103.
政党报刊的蜂起与堕落成为民国初年新闻事业发展的一个主要特征。民国成立以前的政党报刊在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压迫、争取民主自由和民族独立的斗争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民国初年政党报刊的性质和作用却发生了耐人寻味的变化,也成为学术界争论不休的重要问题之一。如何理解和认识民初政党报刊的特点、性质和作用及其成因是本文探讨的主要内容,这对正确评价民初政党报刊在新闻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4.
提到白求恩,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但说起贝熙业,大家就知之甚少了.贝熙业是一位在抗日战争期间无私地援助中国人民的白求恩式的医生.贝熙业民国初年来华,在中国生活了40多年,曾任法国驻中国使馆医官、法国医院大夫.1920年中法大学成立,任该校董事、教授兼校医.1954年离开北京回法国. 抗战期间,中国共产党正义的抗日斗争赢得了贝熙业的肯定和无私帮助.1937年,贝熙业代表外国驻京医官向中国红十字会致函,表示愿意为红十字会服务,支援中国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  相似文献   
105.
中国新闻史研究者一致认为,民国初年新闻界著名的新闻记者,首推黄远生和邵飘萍。黄远生(1885--1915),原名为基,字远庸,笔名远生,江西德化(今九江)人。16岁即为“秀才”,20岁中“举人”,21岁中“进士”,后到在日本学习法律,回国后,做官两三年后,开始致力于新闻实践工作。曾先后担任《申报》、《时报》的驻京记者,并积极为《东方日报》、《国民公报》、《亚细亚报》撰稿,还主编过《少年中国》周报和《庸言》报。  相似文献   
106.
辛亥革命是20世纪影响中华民族的三大变革之一,体制变革的同时也促进了工商业的自治活动和城市化的进程。民国初年的泰安县商会具有典型特征:一是工商业自治活动促进了泰城资本主义的发展,二是泰城的现代化在这个时代变革中蹒跚起步。  相似文献   
107.
民国初年,随着中央政府关于视导制度的变化,安徽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了省、县视学规程,并作了几次修正.1913年柏文蔚制定省、县视学规程,奠定了民国安徽视导制度的基础.之后倪嗣冲、韩国钧相继修正视学规程.1917年之后视学权归教育厅.1918年沿袭教育部颁布的视学规程,形成定制.  相似文献   
108.
袁世凯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继曾国藩、李鸿章之后的又一位风云历史人物。可以说,他对晚清政治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从驻使朝鲜到编练新军,最后到首倡新政、颠覆满清和提倡实业、发展经济。他的这一系列作为既维护了封建统治,又使自己的权力达到顶峰,培植了自己的"北洋势力"。然而,1911年辛亥革命后,关于袁世凯上台这一段历史事实众说纷纭。本文从唐德刚的《袁氏当国》和李宗一的《袁世凯传》出发,着重评析和再认识袁世凯上台以及简要评价辛亥后的袁世凯。  相似文献   
109.
袁世凯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继曾国藩、李鸿章之后的又一位风云历史人物.可以说,他对晚清政治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从驻使朝鲜到编练新军,最后到首倡新政、颠覆满清和提倡实业、发展经济.他的这一系列作为既维护了封建统治,又使自己的权力达到顶峰,培植了自己的“北洋势力”.然而,1911年辛亥革命后,关于袁世凯上台这一段历史事实众说纷纭.本文从唐德刚的《袁氏当国》和李宗一的《袁世凯传》出发,着重评析和再认识袁世凯上台以及简要评价辛亥后的袁世凯.  相似文献   
110.
介绍了民国初年,由直隶省鹦鹉山钨矿引发的陆军部、直隶省政府、商人对矿业权争夺案的起始、案中各方表现及处理结果.讨论了这场争夺表现出的民初体制在诸多领域现实运转方面的某些情形:立法上,国家与地方的法律法规制定存在矛盾;行政上,主观上的国家利益比成文的法律法规优先援引;司法上,行政诉讼制度虽然初步建立,但社会各方普遍缺乏将行政纠纷付诸司法裁决的意识或欲望.导致这种情况发生的因素既有共和肇造、军人干政的现实背景,又有“民怕官”“熟人好办事”的社会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