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0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3854篇
科学研究   81篇
各国文化   34篇
体育   62篇
综合类   158篇
文化理论   29篇
信息传播   196篇
  2024年   53篇
  2023年   251篇
  2022年   190篇
  2021年   161篇
  2020年   87篇
  2019年   96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84篇
  2016年   106篇
  2015年   143篇
  2014年   266篇
  2013年   243篇
  2012年   243篇
  2011年   289篇
  2010年   248篇
  2009年   288篇
  2008年   313篇
  2007年   236篇
  2006年   214篇
  2005年   165篇
  2004年   133篇
  2003年   122篇
  2002年   111篇
  2001年   112篇
  2000年   85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教学分析] <孔乙己>是一篇深受作者自己和广大读者喜爱的经典作品,诞生虽已近百年而魅力不减,这显然不仅仅在于其拥有"暴露"了科举制度的罪恶和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的思想意蕴.因为该文本首先是一个用语言文字建构的审美客体,其结构的组织、语言的选择和技巧的运用同样是其散发魅力的重要一环,而且还是思想意蕴得以寄寓和表达的首要因素,所以对摇曳多姿的艺术魅力的发掘和认知理应属于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2.
王阳明认为,"意"指心之发动处;"意之动"则是善恶出现的标志,是发动之心分殊之始,也是本心与天理相融亦分的状态。"意之动"从"心之体"产生而建立在"心之体"上,生发"意之动"的主体意蕴是无善无恶的;"意之动"生于内而发于外,发于外的主体显现出有善有恶的意蕴;而处于内与外之间的主体则呈现主体兼性意蕴。  相似文献   
103.
工学结合不仅仅是一种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更是一种科学的职教理念,是当前我国高职教育发展过程中应深入把握和贯彻的基本宗旨和原则.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内在地蕴含了理论与实践、知与行、主观与客观辩证统一的哲学认识论和方法论.因此,从理论的高度深刻认识工学结合的哲学意蕴,对于我们正确认识高职院校的发展定位、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建设及教学改革等具有积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4.
就业指导课程是大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因课程的内容、性质、任务和与社会的关联度决定了互动式教学法实施的必然性。在就业指导课程教学中实施互动式教学法充分体现了动态式教学理念,具有非常丰富和重要的意蕴。  相似文献   
105.
在深幽的言语意蕴中浸润【片段1】师:知道翘首是什么意思吗?生:翘的意思是抬起,首的意思是头,翘首就是抬头。  相似文献   
106.
在后现代性的视野中思考马克思哲学,不仅仅使思考这一哲学的背景发生了置换,更为重要的是马克思作为现代哲学家,在现代性这一时代性、历史性的课题面前的独特批判视角所呈现的后现代意蕴引起了人们的再度思考。文章试图通过马克思哲学后现代意蕴中"经线"和"纬线"两方面的挖掘来揭示其哲学中曾被人们忽略,而又契合着当代社会问题,并展现其思想精华的部分,以期捕捉马克思哲学在当代的生长点。  相似文献   
107.
巧姐是"金陵十二钗"之一,也是"十二钗"中年龄最小的一位,作品中她的戏份很少。但曹雪芹塑造这一人物却寄托了他对友爱平等的家庭伦理观的呼唤和对恬淡怡然的田园生活梦的向往与追求。  相似文献   
108.
教学本质上是一种文化本体存在,根植于一定的文化传统与文化背景之中。传统教学研究深受理性主义、实证主义的规约,一味追求理论的普遍性和科学化,导致教学生活世界的遗忘与疏离、教学实践功能的式微与乏力以及教学人文性的失落。教学研究的文化路向思考为教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与认识论基础,增强了教学研究的问题意识与文化实践关怀,是对教学的文化追问与文化回归。  相似文献   
109.
唐诗意象的愁苦情感多体现在羁旅、咏史、离别诗中,展现羁旅愁思,惜别之苦及伤时之悲,而所用意象多是鸿雁、夕阳、子规、柳、月、蝉、水、草等,这些意象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体现出民族的集体无意识,渗透在整个民族文化之中。  相似文献   
110.
高校是进行音乐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当前社会对于综合素质人才需求的不断提升,使得音乐教育也逐渐被重视起来。社会文化多元化发展背景下,在音乐教育理念中融合民族化思想,对于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通过音乐教育活动实现民族文化的传承,是高校教育需要肩负的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文章针对高校音乐教育的民族化问题进行探讨,分析高校音乐教育的发展现状、高校音乐教育的民族化路径探索,旨在促进高校音乐教育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