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213篇
  免费   79篇
  国内免费   208篇
教育   30012篇
科学研究   1702篇
各国文化   728篇
体育   2870篇
综合类   1852篇
文化理论   355篇
信息传播   3981篇
  2024年   99篇
  2023年   411篇
  2022年   473篇
  2021年   429篇
  2020年   572篇
  2019年   507篇
  2018年   246篇
  2017年   488篇
  2016年   654篇
  2015年   1328篇
  2014年   3285篇
  2013年   2814篇
  2012年   3199篇
  2011年   3675篇
  2010年   3179篇
  2009年   3161篇
  2008年   3483篇
  2007年   2629篇
  2006年   2077篇
  2005年   1927篇
  2004年   1822篇
  2003年   1393篇
  2002年   1043篇
  2001年   858篇
  2000年   695篇
  1999年   247篇
  1998年   169篇
  1997年   137篇
  1996年   126篇
  1995年   91篇
  1994年   72篇
  1993年   58篇
  1992年   50篇
  1991年   49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0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5年   1篇
  1950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章认为,近代西方各国在对我国进行军事侵略的同时,还纷纷利用教会组织,对我国民族地区进行宗教渗透与侵入,而许多传教士秉承残民当局的旨意,深入中国边疆民族地区刺探情报,测绘地图,勘测地形,勘探矿产资源,收集各民的社会历史资料,为殖民主义国家侵略活动提供决策依据,同时,在殖民当局的庇护下,教会势力不断扩大,有恃无恐地干涉地方内政,包揽词诉,任意践踏我国主权,挑拔民族关系,进行民族分裂活动,圈占土地,剥削和掠夺各族人民,不遗余力地对民族地区进行政治控制,经济掠夺和化渗透。  相似文献   
102.
103.
对Ge家服饰的历史文化意蕴作了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04.
105.
106.
民族新闻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少数民族新闻业兴起于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百余年来,少数民族新闻业走过了艰难曲折而又迂回发展的道路。如今,呈现出空前繁荣景象:以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图像为其信息载体的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电影、网络等全面快速发展,少数民族新闻业队伍日益壮大。少数民族新闻业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促进我国民族大团结,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和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对民族新闻的定义及民族新闻工作的特殊规律,做出既符合新闻信息传播活动规律又符合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实际情况的基…  相似文献   
107.
深化民族地区教师新课程培训的思路与问题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新课程培训为切入点,就少数民族地区教师的特点,分析教师对教师教育培训的需求,从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持续性出发,提出"互动、参与、反思"为主要特点的培训思路,剖析培训存在问题,为民族地区开展有效的教师培训提供决策分析与参考.  相似文献   
108.
古希伯来王国的灭亡是主观、客观因素共同作用造成的必然结果。其主观因素是王国的统治政策造成了百姓的不满、宗教信仰的混乱和南北矛盾的加剧。其客观因素是统一王国时期犹太古代民族形态还不完备,具有过渡性的特点,这不利于国家统一的巩固,使得传统的氏族部落制度和部落势力不断挑战中央王权;自然地理因素导致王国内部思想文化联系薄弱,引起了周围强敌的觊觎、渗透和干涉。  相似文献   
109.
高校增设民族体育专项课或体育课中增加民族体育活动内容,能有效地推进素质教育,营造快乐体育氛围,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并能有效地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提高人类整体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10.
在中华文化系统中,只有《易》、《诗》、《书》、《礼》、《乐》、《春秋》、《老子》、《庄子》、《论语》、《孟子》等书,堪称“原典”,其中所蕴藏的时代忧患意识、自强不息精神、革故鼎新精神、民为邦本思想、兼容并包精神等,是中国文化的深层意识和民族精神的主要表现。这些中华民族精神在历代逐步演进,并在近现代获得较大发展,被赋予新的内涵,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