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1022篇
科学研究   55篇
各国文化   12篇
体育   55篇
综合类   58篇
文化理论   15篇
信息传播   9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80篇
  2011年   82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98篇
  2008年   131篇
  2007年   105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84篇
  2003年   78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回顾我国翻译史上直译意译之争,可知直译意译走向融合是必然的,同时,现代翻译应体现以下三个基本特征:民族性、时代性、通俗性。  相似文献   
42.
探寻俄罗斯教育的发展轨迹,可以清楚地发现俄罗斯摇摆式教育改革模式的突出特点。沙皇俄国时代的教育改革路线是从东方到西方;苏联时期的教育改革路线是反西化;俄罗斯的教育改革路线是西方取向的俄罗斯化。产生摇摆式教育改革模式的根本原因在于俄罗斯好走极端的民族性和文化归属上的双重性。  相似文献   
43.
王鲁彦是20世纪20年代著名的乡土小说家,他写作了大量的小说,其中尤以短篇小说居多。作者笔下的短篇小说,既具有强烈的民族性,同时也不乏一定的现代性。  相似文献   
44.
民族性有大的民族性。有小的民族性。至少延安时期迄至1949年后倡导并争论的民族风格、民族气派,就是相对于地球人而言的大的民族性。大一统的意识使然,这样的民族性的命名和争论,热闹是热闹,终归  相似文献   
45.
"题画诗",特别是"诗画合一"艺术品中的"题画诗"在中国的产生和繁盛,与中国诗、画艺术的民族性、独特的"天人合一"宇宙观、注重"感悟"的思维方式有关,也与中国画的作者身份、绘画工具、艺术形式有关。  相似文献   
46.
金一枚 《考试周刊》2011,(26):46-47
一件真正伟大的艺术作品,无不体现出其民族性与世界性,只有鲜明的民族性才会使其拥有广泛的民族基础,反映出其产生的历史背景,代表其民族美德。在世界交流日益加强的今天,在继承我国优秀艺术作品的民族性的同时,创造出为世界所接受的艺术作品是我们的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47.
世界上任何艺术都有其民族性,电视剧音乐也不例外。本文就电视剧音乐为何要有民族性,怎样的电视剧音乐才算具有民族性,古装剧和历史剧音乐为何偏"洋",何种题  相似文献   
48.
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源远流长,内容博大精深,对于我们整个国家和个人都有着很大影响.然而现在面对被高新技术武装起来的西方文化,传统文化的传承已显得力不从心.本文对中西文化交流的现状及原因进行分析和研究,期望从宏观和微观提出一些浅见能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49.
后殖民理论学者荷米·巴巴在论述第三世界文化特征时,运用了“混杂性”这个看似中庸然则中肯的词汇。首先,它表明了世界文化之间的吸纳和融通,摈弃了自我缠绕式的“对抗”性质和“颠覆”企图,以共时性的眼光把民族电影的发展摆在历史的过程中考察,真正做到既有深厚博大的“民族性”,又有和谐圆满的“世界性”。而电影发展史上关于民族电影探讨争论的焦点,无非“民族性”还是“世界性”的莫衷一是。电影是一种国际语言,是文化的一种,而世界文化只有在交流与互通中才能发展,“混杂性”因而本质上也是由电影文化自身的特征所决定的。陈英雄与张…  相似文献   
50.
曲春林 《教育与职业》2006,(23):131-132
由于长期受社会、教育模式以及盲目崇尚西方审美等多方面的影响,当代美术设计教育面临许多问题,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民族文化艺术传统的衰落和西方审美的强势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重新思考当前美术设计教育在各个环节上是否与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要求相适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