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1篇
教育   120篇
科学研究   1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7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19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02.
从政治制度理论、法治理论、民权与人权学说三方面看,首先,伍廷芳对民主与专制国体、君主立宪、直选总统制、总统间接选举制政体的比较研究,说明他借鉴民主政治理论的得失。其次,整理他的法治理论,并比较沈家本等的观点,可以发现伍廷芳学习近代法治原则方面存在的成就与不足。最后,依据伍廷芳的民权人权学说及其与孙中山思想的异同,可以确定他对近代民权人权理论的接受水平。  相似文献   
103.
吕春 《档案天地》2008,(3):43-45
丧仪背景 1936年10月19日清晨.鲁迅病逝于上海大陆新村寓所。潘汉年当即将此噩耗发电报告给时在陕北保安的中共中央。当时,正是全国以上海为中心的抗日救亡运动趋于高潮之时,所以,参与筹备鲁迅治丧活动的冯雪峰(代表中共。不出面)、宋庆龄(代表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和沈钧儒(代表救国会)等,拟通过鲁迅的丧仪,发动一场向国民党当局的政治性示威,把救亡运动推向高潮。  相似文献   
104.
马成成  白洁 《职业圈》2007,(8S):111-111,120
民权主义是孙中山三民主义的核心。孙中山借鉴外国经验并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提出了自己的民权政治思想。从理论上看,孙中山在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基础上提出了推翻专制统治、用权能区分理论来处理人民与政府关系等基本设想;从政体设计上看,孙中山主张五权宪法和地方自治,并提出革命程序论。孙中山的民权政治思想推动了中国政治现代化的建构进程,但由于历史的局限性,这些理论也存在一些不切实际的理想主义色彩,没能带领中国进入现代化的国家行列。  相似文献   
105.
“民生、民权、民主”是人类经济社会和政治生活追求的价值目标,在推动人类社会进步方面表现出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民生、民权、民主”的含义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我国当代社会管理的环境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发展;社会分化与多元社会力量的兴起;利益表述需求及参与意识的急剧增强;价值观念的变迁与多元化的发展;社会流动性与开放程度的加深;社会矛盾及冲突的激化等.在管理实践中面临着诸多新任务:化解社会矛盾,协调社会关系;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公正;应对社会风险,保持社会稳定.当代社会管理实际上是一项为了更深刻地体现“民生、民权、民主”具体内涵而展开的系统性工程,其中,民生是当代社会管理及其创新的基础,民权是当代社会管理及其创新的制度保障,而民主则是当代社会管理及其创新的重要工具和手段.  相似文献   
106.
地方自治思想在孙中山的思想体系中既相对独立,又从属于其所构想的革命建国方略。孙中山把地方自治视为立国之本,主张通过推行地方自治来训导国民,为革命建国大业奠定坚实的基础。他积极倡导实行"分县自治",明确表示反对"一省自治"或"联省自治",并要求在中央和地方的事权分配方面实行"均权主义",以维护"内治统一"。孙中山的地方自治思想体现了一种通过推行地方自治而实现"主权在民"、建立民主宪政国家的真诚愿望。但另一方面,这一思想在理论和思维逻辑上也存在着某些难以自洽的矛盾与纠葛,且对后世不无影响。  相似文献   
107.
曲贵卿 《兰台世界》2013,(25):127-128
本文系统介绍了孙中山民权思想发轫时期的历史背景,分析了孙中山民权思想的主要内容,并结合其民权思想的实践过程,较全面地观察了孙中山的民权思想。  相似文献   
108.
论孙中山的法治思想@汪志国$池州师专历史系!主任、副教授,247000~~  相似文献   
109.
本文旨在探讨群体观念在近代的演变。文章认为,原始社会的“公天下”的群体观念,进入私有制社会后,出现了质的演变,产生了“家天下”的群体观念,并成了中国政治文化的主干。这一观念与西方最迟在古希腊时代就已产生的重视个体的政治文化迥然不同。进入近代后,尤其是从戊戌时期的思想家们开始,用西方的自然权利学说对“家天下”的群体观念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清算。这一清算虽然未能建立起个人主义观念体系,但却使传统的群体观念发生变化,代之而起的是一种以“民权”为中心的群体观念,即强调整体的“民权”。这与以君权为中心的群体观念有着质的区别,体现了历史的进步。  相似文献   
110.
从去年9月到今年8月,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党中央、国务院两次召开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专题会议,每次均为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务院总理、中央政治局常委出席,足以彰显高层对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的重视。就业工作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民生之本。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其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更是重大的政治问题。这是上上下下都一致认同的观点。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只有大力加强人力资源建设,才能从人口大国转变为人力资源强国,才能够把我国的人力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