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1篇
  免费   0篇
教育   265篇
科学研究   13篇
各国文化   12篇
体育   44篇
综合类   7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46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小练笔”是围绕作文训练的某一重点或中心进行范围小、篇幅短的极为灵活的写作练习。它主要包括课内练笔和课外练笔两部分。课内练笔随时进行可能会影响课文的内在气势和神韵,转移课文特定内容所激发的学生情感,破坏教学过程的流畅性,而课外练笔却能弥补这一缺陷。应该怎样指导学生进行课外小练笔呢?  相似文献   
42.
从靖康元年到绍兴元年的五年中,陈与义身历靖康之难,目睹了中原丧乱的社会现实,饱尝了战乱中颠沛流离之苦。他把忧国悯乱的强烈情感倾注于诗篇,诗风也因外在现实的巨变而发生突破性的变革,情感悲壮沉郁,意境壮阔浑厚,语言简捷精炼,呈现出雄浑慷慨的风格特征。  相似文献   
43.
曾经读过不少描写黄昏的诗文,读过茅盾笔下那气势雄浑的黄昏,也读过何其芳笔下那寂寞惆怅的黄昏,还读过诗人勃洛克那缠绵悱恻的黄昏……惟独唐代诗人李商隐那“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略带伤感的咏叹,在头脑中还留下些许印象。  相似文献   
44.
通过分析对比史铁生《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与张承志《北方的河》创作个性的不同特点。可知这两部优秀的知青小说,奠定了史铁生作为时代的深思者和张承志作为时代的呐喊者的创作基调,并影响了他们以后的创作走向。  相似文献   
45.
边塞诗是唐诗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闪耀着奇光异彩。产生出许多脍炙人口、千古传诵的名篇佳句。本文仅对部分名句作一赏析。同学们可尝鼎一脔(luàn),从中体味边塞诗雄浑格调和边陲严酷的戍边生活。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此二句出自唐著名边塞诗人王昌龄的《从军行七道  相似文献   
46.
新编高中语文第二册选编的王勃的《滕王阁序》,辞采绚丽,对仗工巧,声调和谐,气势奔放,是一篇脍炙人口的骈文佳品。别的且不提,单是其中的名句,就享誉千年,滋养了历代中华学人。譬如:“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这蕴含哲理的诗句,常令后人吟咏把玩,感慨万千。  相似文献   
47.
有一本韩国学写的韩国现代学史,在脉络分明的叙述中流贯着一股高屋建瓴的理论气势。可是读过之后,韩国现代学究竟是怎样一种状况,却仍旧不甚了然。看得出来,很在意自身的理论感受,竭力按照时髦的理论观照历史,把抽象出来的结论告诉读。然而,由于忽略了对学经典的感受,便使得学史成为一系列历史事件的链条,也变成后来的理论的演习场,阅读效果与要介绍学史的意图大相径庭。  相似文献   
48.
卢纶在中唐大历诗人,特别是在大历十才子中居有重要地位。在十才子诗中,“风骨顿失”,伤感毕现,而卢纶的不少诗篇还存有盛唐遗风,显得气势非凡。为加强对卢纶的研究,特选其诗一首笺注,这首诗是研究卢纶生平、经历、思想及创作的不可多得的第一手材料,具有文献和“史”的价值。这首诗的题目是(纶与吉传郎中率司空郎中曙苗员外发崔补闹闹耿拾遗伟李校书端风尘追游向三十载数公皆负当时盛称荣耀未见俱沈下泉杨博士当感怀前踪有五十韵见寄辄有所酬以申悲!日兼寄夏侯传御审候仓曹判)①。全文及筹注如下:禀命孤且贱②,少为病所婴O。…  相似文献   
49.
50.
卧虎·汉罐·汉文化——艺术气象间是种互相渗溶的关系。艺术史上,文化对艺术文学审美品格从内容到形式的渗透是种普遍的存在。作为“中国文化精神和美学精神之子”的贾平凹,卧虎·汉罐的苍莽旷达与简拙大度启悟着其散文创作对宇宙人生与“时代精神”的感应与追求,以及朴素自然,神、气、韵合谐的艺术表现境界的建构。特定生存环境传统·汉文化——艺术的深厚积淀,“乡下人”的气质心态,对世纪末中国文学虚浮媚俗的忧虑等因素,都在无形地熏染着贾平凹散文创作对卧虎·汉罐审美品格的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