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55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96篇
教育   10261篇
科学研究   1250篇
各国文化   5篇
体育   673篇
综合类   566篇
文化理论   30篇
信息传播   435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140篇
  2022年   143篇
  2021年   149篇
  2020年   164篇
  2019年   154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118篇
  2016年   227篇
  2015年   423篇
  2014年   988篇
  2013年   749篇
  2012年   939篇
  2011年   1074篇
  2010年   817篇
  2009年   812篇
  2008年   1228篇
  2007年   819篇
  2006年   575篇
  2005年   621篇
  2004年   497篇
  2003年   461篇
  2002年   359篇
  2001年   368篇
  2000年   359篇
  1999年   187篇
  1998年   128篇
  1997年   115篇
  1996年   117篇
  1995年   110篇
  1994年   83篇
  1993年   63篇
  1992年   52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郭宝亮:王蒙先生,您的《王蒙自传》的前两部《半生多事》和《大块文章》已经出版,在文学界乃至社会上都引起极大反响,今天,咱们就从您的自传谈起吧。  相似文献   
62.
63.
论超弱情绪     
超弱情绪是高度放松而低度激活的生理模式和与之一致的平衡、适意和弱化的认知模式相匹配的松静情绪体验。它有三个层次:平静、入静和入定,它和应激是同一维度上相对应的两极,研究它有更深远的医疗和保健意义。超弱情绪属于一种刺激——负反应循环模式,是刺激集合——中介手段——负反应三环节的宏观循环与身心二重因素的微观循环有机结合的动态过程。超弱情绪还有一系列脑电、心电、血乳酸盐浓度等生理反应的测量依据。  相似文献   
64.
9——18岁学生最大吸氧量的纵向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采用复盖式纵向研究法,对9—18岁男女学生的最大吸氧量进行连续4年的直接测定,分析研究了其自然发展规律及年龄、性别特征。  相似文献   
65.
本书以现代阅读学理论为指导,以时间为序,考察和梳理了古今中外的读者在阅读《红楼梦》时表现出的思想态度、情感反应及行为变化的过程和历史,主要涉及阅读群体、阅读动机、阅读视野、阅读方式、阅读心理等方面,以及《红楼梦》与现代语文教育的关系、在域外的阅读等问题。  相似文献   
66.
档案管理电脑操作系统的备份与还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践表明,档案管理电脑操作系统的故障率较高,而较好的解决办法是重装系统。但是,当应用软件较多时,重装系统非常费时,如果我们对软件系统进行了整体备份,一旦出现软件故障,随时可以快速恢复到良好的状态,从而提高维护效率和档案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67.
档案危机管理预警系统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从建立完整的档案信息安全防范体系、提高档案工作人员的危机意识和档案部门对危机做出快速反应方面分析档案危机管理预警系统构建的意义,介绍了危机管理预警的信息收集、信息分析、预警决策和应急处置等几个子系统,提出了预警系统构建中要注意的几点务实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68.
在中国新闻史上,汶川大地震报道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当灾难发生后,中国媒体迅速反应,记者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展开了一场全天候、全覆盖、全方位、全过程的连续报道,大大提高了中国媒体在全世界的公信力,也充分展示了中国新闻工作者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69.
新闻敏感在西方又称为“新闻嗅觉”“新闻鼻”“新闻眼”等。在中国《现代新闻采访教程》中对新闻敏感是这样解释的:“新闻敏感是记者对社会形势的敏锐洞察力,对客观事物的新闻价值的判断力,以及对报道对象的迅速而准确的反应能力”。也就是说记者要善于在一大堆事实中,  相似文献   
70.
一幅《生命的敬礼》的照片(见本期插页一),让世界认识了"敬礼小孩"郎铮,而照片的作者、绵阳晚报摄影记者杨卫华却鲜为人知。一幅成功的照片,其实只是记者在灾区拍摄上万张照片中获得的"幸运",只是数十次出生入死地深入重震区采访的回馈。为此,我们特约杨卫华为本刊独家撰稿,记叙自己在汶川大地震中非常态的抗灾摄影经历。作者平实道来,令人感同身受,令人肃然起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