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9篇
  免费   1篇
教育   331篇
科学研究   33篇
各国文化   47篇
体育   129篇
综合类   16篇
文化理论   9篇
信息传播   8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分析了平版印刷生产中水墨平衡对印刷品质量的影响,及印刷中影响水墨平衡的因素,提出了控制水墨平衡的理论与实践方法。  相似文献   
102.
杨万青 《大观周刊》2012,(8):147-147
90年代以来,现代国画水墨绘画来势汹涌,其特点除强调笔墨结构,符号形态,和绘画程式以外,还更多的关注了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在作品中反映的个人精神和’体验,对于欣赏作品的人而言,强烈的视觉冲击,颠覆性的笔墨形态,夸张的语言结构,或激进或尖锐的绘画精神理念,都使得现代水墨绘画面临着“中国画不能全盘视觉化”“应该给中国画一个独立发展的空间”的善意劝慰和“西方现代艺术的简单移植”“西方殖民文化的产物”的指责。  相似文献   
103.
李丹 《大观周刊》2012,(12):189-190
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今的广告形式是越来越多,其表现手法也是与日俱增,在广告设计中通过对文化符号的应用不仅可以丰富广告内容,同时也能提升广告的质量。本文以从对文化符号的定义及中国文化符号的意义阐述入手,进一步叙述了水墨元素这一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文化符号在影视广告、平面广告及广告招贴中的应用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104.
邱雪寒  杨旭 《大观周刊》2012,(38):129-129,122
本文通学习水墨平衡的含义,了解理想的水墨平衡理论,综合水墨平衡掌握不当对印品质量的不良影响,联系实际,进一步探讨水墨平衡的理论,总结并提出水墨平衡的判断与控制方法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05.
姚桂萍 《声屏世界》2012,(12):43-44
水墨动画片植根于我国千年历史的水墨画传统艺术,同时执著于二维平面内,展现一幅动态的美景,叙述一段悠远的故事。水墨动画综合了影视艺术特性和中国传统书画艺术,形成了独特的艺术形式,成为我国独树一帜的、最具民族特色的动画艺术。  相似文献   
106.
本文对中国水墨元素的发展历史及表现特点进行梳理,进而对中国水墨元素在现代广告设计中的独特运用和表现效果进行研究,分析并解决现代广告设计中中国水墨元素的表达特点及地位问题。  相似文献   
107.
姚茜  刘丽 《考试周刊》2012,(57):23-24
中国瓷器历史悠久,而青花瓷釉质晶莹清亮,白中泛青,给人以清洁雅致之感,富有感人的艺术魅力和浓厚的民族色彩,是我国陶瓷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近几年,由于古典艺术与现代设计的融合,青花瓷在各种风格的设计作品中呈现出独特的视觉效果。探究以青花瓷为素材制作的动画设计作品,对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以新的视角绽放青花的艺术魅力有着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8.
在长期的美术教学中,笔者发现国画欣赏课既是学生的课堂兴趣点,又是提升学生美育的重要途径.本文从两大方面论述了对山水画的欣赏,一是山水画的审美特征,二是欣赏山水画的美学要求.  相似文献   
109.
水墨动画作为中国的特色动画有其不可替代的民族价值。在当前政府及各部门的大力扶植下动画产量逐年递增,但少有脍炙人口、流传千古的精品。市面上大量充斥着的是模仿他国的"低龄"动画,而既富有民族特色又有艺术感染力的水墨动画在市面上则如销声匿迹般全然不见踪影,由此可见振兴民族动画已成当务之急。笔者拟从水墨动画的民族特色说起,通过与美、日等国的动画进行比较,发现国产动画的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水墨动画在技术与题材上的传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110.
通过奶茶与龙井茶的比喻引出印象派与国画的异同,以印象派与国画的代表作为例观察两者画面中光感表达的不同特色,以及文化差异与审美的地域性对国画与印象派油画色彩使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