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0篇
教育   78篇
科学研究   3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8篇
综合类   3篇
文化理论   8篇
信息传播   1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论文以多种文献为依据,对于南宋著名词人卢祖皋的籍贯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考察、辨别、分析,从而认为将卢定为邛州浦江县乃是一种误读,卢当为温州永嘉县人。  相似文献   
92.
钟嵘<诗品·序>"永嘉时,贵黄老"之"黄老",学术界一般将其等同于道家学说.汪春泓先生另立新说,以为其所指乃无为而治的为政方略.实际上,从<诗品>自身,可知"永嘉"的时代断限存在明显的失误,难以作为立论的根据.而魏晋以降各家所用"黄老",亦多属道家或道教.因此,似无必要推翻学界的通行观点.  相似文献   
93.
《嘉应学院学报》2016,(3):65-68
新旧《唐书》对初唐四杰均做了"王、杨、卢、骆"的排序方法,然四杰诗名在当时并不统一,杨炯本人即言"吾愧在卢前,耻居王后",卢照邻反其道而言之,"喜居王后,耻在骆前"。从四杰诗风的比较中,撷出"汉魏风骨"这一渊源,并对其在永嘉至隋初唐之际的北朝文学的发展中略作梳理,以图重新认识永嘉文学与隋初唐文学的关系,并指出杨炯所言"愧在卢前"之深层次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94.
陈傅良是南宋时期永嘉事功学派中继薛季宣而起的重要代表人物,历仕孝、先、宁宗三朝,与当时的政局变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陈傅良的重要交游活动能窥见其思想发展的过程,认识其在永嘉学派和浙东学派中的地位与作用,了解其对政界的影响.  相似文献   
95.
成书于南朝刘宋时代的地记《永嘉记》,今早已亡佚,唐宋类书屡见征引。但关于其书作者,学界看法不一。文章经考证提出:《永嘉记》的作者是郑缉之,并非谢灵运。《太平寰宇记》或误题谢灵运《名山记》作《永嘉记》。郑缉之所作《永嘉记》在北宋前期犹存于世,南宋时亡佚。  相似文献   
96.
"耕读文化"虽然在中国农村有普遍性,但在永嘉楠溪江占村落里表现得最纯粹最晶莹、最典型、最鲜明、最健康。其所体现的爱国爱乡、耕读传家、崇文重教、勤劳俭朴、开拓创新的人文精神与价值理念,对当代永嘉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科技创业创新能力的提升具有一种"文化力"的引领、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97.
郑缉之《永嘉记》是较早的古代地记作品之一。郑缉之熟悉浙江地理,或有过任职于永嘉(今温州)、东阳(今金华)二郡的经历,所作《永嘉记》在北宋前期犹存于世,南宋时亡侠。虽郑缉之《永嘉记》久侠,但其侠文仍具有重要的经济文献价值和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98.
“永嘉学派”是南宋重要的学术流派.“永嘉学派”的形成就是“永嘉文派”的形成.永嘉学者有重“文”的传统,这为“永嘉文派”的形成提供了可能.永嘉“好文近乎儒”的地域文化传统与南渡文风的流播孕育了“永嘉文派”.永嘉文人明确一致的文艺追求与文论主张使“永嘉文派”得以最终形成.“永嘉文派”的存在与文学价值都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99.
陈智峰 《师道》2020,(1):9-12
温州历史悠久,拥有5000多年文明史、2200多年行政建制史,是国务院认定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温州山清水秀,素有“东南山水甲天下”之誉,苏轼曾赞叹道:“自言长官如灵运,能使江山似永嘉。”(南北朝时期温州称永嘉郡)温州自古就是文化之乡,有着“中国山水诗发祥地”“南戏的故乡”“百工之乡”“数学家的摇篮”等美誉。“中国山水诗鼻祖”谢灵运、“水心先生”叶适、“梅溪先生”王十朋、“南戏之祖”高则诚、“朴学大师”孙诒让、“一代词宗”夏承焘、“短篇圣手”林斤澜等均为温州文化名人。  相似文献   
100.
泰州学派与永嘉学派在创新的风格方面有其相似之处。可以说,两个学派都有注重对历史文化的研究,注重对各种研究成果的接纳,注重对客观现实的分析。但由于创新的历史文化基础不同,现实社会基础不同,因而在具体的创新过程中其创新手段也各有巧妙不同,创新的成果也有很大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