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69篇
  免费   3篇
教育   1756篇
科学研究   72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19篇
综合类   21篇
文化理论   7篇
信息传播   29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118篇
  2013年   118篇
  2012年   157篇
  2011年   169篇
  2010年   161篇
  2009年   171篇
  2008年   173篇
  2007年   153篇
  2006年   106篇
  2005年   123篇
  2004年   104篇
  2003年   104篇
  2002年   130篇
  2001年   96篇
  2000年   71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预习环节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预习环节应注意以下三点;一、熟悉课本,夯实基础——预习作业要有层次性和差异性;二、放眼课外,巧用网络——预习作业要有时代气息;三、抓住热点、焦点,结合学科特点——预习作业要体现综合性。  相似文献   
992.
写作是语文素养及能力的综合体现。作文教学中要释放学生的生命活力,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让学生在厚实的文化基础上创造性地抒写自我,进行个性化的语言表达。关键在于教师持久性、策略性地加以关注与引导,通过观察引导、实践活动等多种教学策略训练,积极调动学生写作兴趣,及时鼓励学生的个性化思考,努力尊重学生的个性化体验,不断引导学生的个性化表达,促使学生走向"乐写作文"的心界,从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引向个性化作文。  相似文献   
993.
在素质教育这个大背景下,创新教育是学校教育生存发展的关键。作文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培养和增强学生的语文能力。然而由于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现阶段的语文教学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尚不能达到高考对学生语文写作方面的标准。例如,过度追求语言的表达,缺少对思维能力的训练和培养;材料陈旧通用等。因此,高中语文教学工作者应改进和完善写作中的语言组织、表达和意境等方面,使高中语文写作教学具有创新性,并拥有独具特色的表达。  相似文献   
994.
关于古诗词,一直有"可解"与"不可解"之辩。将诗词教学定位于理解字词,疏通句意,显然过于简单,也全然失去了诗歌应有的味道。而抓住一首诗做艰深的探讨,又易于远离学生所能理解的层次,空在他们头脑中贴下一张张标签。在诗歌的"可解"与"不可解"之间寻求突破,让学生能言意兼得,就需要恰当运用一些有效的教学策略。对比阅读,通过将相似或相对的作品进行比较,在同中求异,  相似文献   
995.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是当前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一、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问题.二、启发学生用多种思路解答问题,三、鼓励学生打破常规,标新立异,四、设计开放性习题,进行思维发散。  相似文献   
996.
997.
<正>发散思维是创新思维的核心.发散思维,即求异思维,它是从多角度、多侧面去思考问题的思维方法.它要求你放开眼界,对已知信息进行分析、综合,并科学加工,从而收到"一个信息输入,多个信息产出"的功效.它的特色,表现在思维活动的多向性;它的功能,表现为可以开启心扉,挖掘深层信息,架设起由已知,经可知,达未知的桥梁,创造出新的思路和解法;它的操作,要求从一点出发,向四  相似文献   
998.
正作文是一个人语文学习能力的综合反映,作文不仅涉及到语言的表达,对客观世界的描述,人的思维和创新能力,而且反映了人们的内心世界。作文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从某种程度上说,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独立地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作所为、所想所感的思维过程,既是学生的一种创新行为,也是学  相似文献   
999.
蔡继楼 《考试周刊》2009,(13):75-75
本文作者针对初中数学教育中创造力的培养问题,着重从四方面进行论述:1.指导观察;2.引导想象;3.鼓励求异;4.诱发灵感。  相似文献   
1000.
诸灵康 《新读写》2009,(5):17-19
一个作文题到手,我们要善于仔细地解读题目的含义,切实、透彻地把握题目字里行间蕴含的意义和提供的空间,敢于独辟蹊径,善于求异创新。多维构思,好中取优。这是写出优秀文章的一大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