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0篇
教育   1769篇
科学研究   88篇
各国文化   38篇
体育   96篇
综合类   104篇
文化理论   18篇
信息传播   14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93篇
  2014年   208篇
  2013年   134篇
  2012年   174篇
  2011年   185篇
  2010年   143篇
  2009年   139篇
  2008年   180篇
  2007年   137篇
  2006年   93篇
  2005年   97篇
  2004年   78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69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81.
在我国新材料发现史上,殷商甲骨、秦汉魏晋简帛、敦煌文书、明清内阁大库档案被称为新材料的四大发现.它们对应的朝代分别为商周、秦汉魏晋、唐宋、明清,其中唯独宋元时期缺乏相对应的新材料发现.  相似文献   
182.
《最后的常春藤叶》是公认的传世名篇。小说从1905年诞生起,就得到读者和学界的充分解读。但是,就汉译本而言,众多挖掘式阅读并未解决以下三个问题。一、常春藤的叶子有没有集体谢幕的时间?欧·亨利在小说中描写了常春藤叶在寒冬完全凋零的场景,并借此场景展开情节设计。但是根据植物学常识,常春藤是一种常绿藤本植物,它的成长过程中不存在叶子集体谢幕、  相似文献   
183.
府谷方言保留着大量的古语词,特别是中古近代汉语语词。文章摘数例疏证,以示方言与文化之源远流长,个别词条亦可佐证、纠正或补充辞书他解。  相似文献   
184.
陈清 《沧州师专学报》2013,29(1):81-83,86
大学生使用英语口语词块的实证研究尚不多见.对比中国大学生英语演讲语料库和英语本族语者语料库中部分词块的词频和用法,研究发现,大学生与英语本族语者在口语词块使用方面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大学生口语化程度不强,存在口语的书面语化以及母语负迁移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5.
运用词典释义的方法对俄汉语中表服饰名词的释义模式进行对比分析,可以从中发现俄汉两民族的认知方式以及民族习惯的异同,从而增强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及对俄罗斯文化的进一步了解。  相似文献   
186.
语码转换(Code-switching)是指双语者在同一或不同话轮中,对两种语言进行交替使用的双语现象或双语言语行为。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研究和探讨大学生口语汉英语码转换现象,进一步证实了有关语码转换的社会功能的相关理论,并对其进行了总结和归类,以期对语码转换社会功能的理论框架有所完善。  相似文献   
187.
《先秦汉语第一人称代词研究》一书从汉藏语比较的角度,采用断代描写法,综合运用多种传世和出土文献对上古汉语第一人称代词的一些热点问题进行综合研究.书中对上古汉语第一人称代词的称数问题、句法语用功能问题、“我”和“吾”的关系问题等做了深入研究,得出了一些具有突破性的研究成果.本文通过汉语和汉藏语系第一人称代词的对比研究,证明汉语自殷商时期起就是内部一致、一脉相承的语言.  相似文献   
188.
<正>汉字,传承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悠久的历史,展现的是汉民族特有的文化内涵,凝聚着文字的魅力。汉字学习,是学生与母语学习的一次"亲密接触"。古语也有云:"人生聪明识字始。"识字作为学生再学习的基础,是最基本的工具。中华民族汉字文化的璀璨令世人瞩目,但汉字情况的复杂性也给识字教学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一、问题透视《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新课标提倡用多种方法识  相似文献   
189.
190.
为了解“90后”民汉大学生信息需求与利用行为基本情况,选择了喀什师范学院部分民、汉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对他们信息获取的目的、信息获取的途径和渠道、利用图书馆信息资源的目的等问题进行了调查,并分析了大学生信息利用行为中存在的问题,论述了图书馆今后的服务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