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22篇
  免费   1篇
教育   2124篇
科学研究   39篇
各国文化   43篇
体育   15篇
综合类   65篇
文化理论   24篇
信息传播   11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78篇
  2019年   68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76篇
  2015年   108篇
  2014年   159篇
  2013年   152篇
  2012年   144篇
  2011年   186篇
  2010年   156篇
  2009年   175篇
  2008年   187篇
  2007年   137篇
  2006年   133篇
  2005年   111篇
  2004年   73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62.
郭小川是新时期的政治抒情诗的代表作家,他的三部长篇叙事诗是突破时代禁区的创作,在十七年文学中有独特的价值。作为长篇叙事诗,这三部诗歌的爱情题材,独特的女性视角,情与理的矛盾都表现得较为充分。  相似文献   
63.
李娜 《现代语文》2005,(6):35-36
刘兰芝是汉乐府诗《孔雀东南飞》倾注全力塑造的主要形象。千百年来人们同情赞美刘兰芝,不仅因为她身上集中了我国古代妇女的许多优秀品质,更主要的是因为她身上体现出人性美、人格美。正如一美学家在其专著中指出的那样:“美与伦理学难分难解”,“中国以人格的完美为最高境界”(周来祥《论中国古典文学》)。此论正中鹄的。  相似文献   
64.
蒙古族人民历代以游牧生活为主,独特的生活背景形成了蒙古族民歌高亢悠扬、舒广雄厉的鲜明特征。蒙古民歌分为:"长调"和"短调"。"长调"抒情,节奏舒缓自由、字少声多气息宽广,歌曲感情深沉适合赞美与歌颂。"短调"形式灵活,曲调紧凑节奏整齐,简单易学老少皆宜,歌曲题材广泛常用于即兴演唱。本文简述蒙古民歌长、短调的特点与代表曲目,有助于我们共同学习欣赏蒙古民族歌曲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65.
三峡库区的民歌调式有自己的特点。尽管影响其调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方言语音声调应该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由于方言语音声调的影响,三峡库区的民歌调式以徵调式为主。  相似文献   
66.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学史上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古代最优秀的民间叙事诗之一。对于故事中造成焦仲卿和刘兰芝爱情悲剧的原因,人们早有定论,即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和封建礼教。  相似文献   
67.
三点导读     
余光巾是台湾名的诗人,《民歌》是他采用民歌形式创作出来的诗歌,这首诗澎湃着强烈的民族意识和情绪,而这种强烈的民族意识和情绪是化在奔腾的黄河、长江的浪涛之中的,是呼啸在你、我、他和一切中国人血脉之中的。诗人作为一个中国人,他从黄河之涛、长江之浪和自己血脉的奔腾中,强烈地体验到了这种民族精神,因而歌之。一种源远流长、奔流不断的雄浑的江河之唱.也即是一种生生不息、代代相传的民族生存意识。在那百折不挠、坚毅执着的精神背后,有一种悲壮激越的情怀在诗篇中奔流、荡漾。  相似文献   
68.
《琵琶行》是白居易的一首著名的叙事诗,和另一首叙事诗《长恨歌》齐名。唐宣宗李忱说:“童子解呤长恨曲,胡儿独唱琵琶篇。”(《吊白居易》)可见《琵琶行》在当时的影响之大了.著名戏曲家蒋士铨将《琵琶行》改编为《四弦秋》,可见对后来的影响之远了。  相似文献   
69.
在初中音乐民歌教学中,教师要借助于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的感知、体验,增进学生对音乐内涵的理解。本文主要从生活情境、直观情境、学科氛围情境等方面阐述情境教学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70.
吕家河村传承的民歌,数量惊人,至今仍是活跃的群众性文化活动,更为举世所罕见。其曲调虽多从外地传入,地方特色不足,但却有如收藏各地展品的展览室,有其特殊的价值。歌词中有一些独具地方色彩的作品。特别是《白莲教闹五更》以及长达约2 000行的"阴歌"等,有重要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