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0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427篇
科学研究   76篇
各国文化   89篇
体育   231篇
综合类   79篇
文化理论   26篇
信息传播   678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82篇
  2014年   267篇
  2013年   188篇
  2012年   213篇
  2011年   181篇
  2010年   186篇
  2009年   148篇
  2008年   194篇
  2007年   148篇
  2006年   110篇
  2005年   95篇
  2004年   105篇
  2003年   102篇
  2002年   93篇
  2001年   65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31.
道家中许多思想家都出生于楚地,例如老子、庄子、鹖冠子等等,可以说楚地是道家思想的主要发源地。淮阳地区,春秋战国时期曾是楚国的都城所在地,《汉书·地理志》在记载该地区时专门提到“妇人尊贵”的社会风俗,相较于其他朝代,整个汉代可以说对女性都是较为宽容的。纵观《汉书·地理志》,在记载陈国时也提到了这种社会风俗,可见这样的文化现象在该地区是独特的。淮阳地区“妇人尊贵”的文化现象与道家思想性别观的形成可能有联系,道家思想也可能影响着该地区的社会文化。  相似文献   
32.
《咫进斋丛书》三集三十五种,是姚觐元同治光绪年间在其四川川东道、广东布政使任上陆续刊刻而成的,版刻时间一般依清光绪九年(1883)李文田为《咫进斋丛书》题书名的时间.但《咫进斋丛书》的《书目总跋》后附有姚觐元作于"甲申(1884)三月"的附记,故知丛书合集成书的时间最早也是光绪十年(1884).姚觐元不仅对于《咫进斋丛...  相似文献   
33.
舞蹈艺术是人类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汉代在我国舞蹈艺术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先秦时期,舞蹈艺术并非一种独立的艺术文化,而是寄身于礼乐文化之中的,服务于礼乐的一种表演形式。而汉代既是我国舞蹈艺术的一个集大成时代,也是一个转型的时代,同时,汉代也为我国舞蹈艺术审美文化增色增韵。在此时期,我国舞蹈艺术的审美文化开始走向成熟,也正是在这一时期,我国舞蹈艺术具备了独立的审美意识,实现了美学文化的繁荣。  相似文献   
34.
35.
赋作为一种主要文学文体,它是经历了从骚辞,逐渐吸收诗、文,最终三体合一的发展过程。由于特殊的历史背景、地域的成因和个人因素,汉代前期文学主要是楚赋。到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北方文化强势回归,再加之时代变迁,观念转变,辞与诗文的逐渐统一,形成了具有朝代特色,而非地域特色,一统文化气质的汉赋。从文化发展史的角度看来...  相似文献   
36.
西汉时期,经学被确定为封建文化的正统,而《谷梁传》却长期受到人们的冷遇,直到西汉后期,《谷梁》之学才一度出现大盛的局面,并影响到当时社会政治的各个方面。这是因为:《谷梁传》强调礼乐教化,力主仁德之治,这恰恰适应了西汉后期的以礼治国、重民保民的为政治民的政治需要;《谷梁传》注重宗法情谊,强调尊王思想,这可以用来缓和统治阶级内部特别是宗室内部的矛盾,巩固皇权的绝对统治;加之宣帝与鲁人关系密切,善《谷梁》说,及刘向等人娴于辞辩,奠定了《谷梁》学在石渠会议上取胜的基础。  相似文献   
37.
两汉音乐赋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赋为“一代之文学”,是汉代儒士文人承《诗经》、《楚辞》创作的一种文体。其中,音乐赋十四篇,留存音乐内容之赋三十篇。其内容承载着丰富的乐舞形象,阐释着汉代民族音乐文化的深厚内涵。汉音乐赋研究已涉及源流、题材、艺术手法、思想等范围,但缺少对具体的乐舞内容的系统论述。我们应利用汉代美术作品和出土文物交验互证,挖掘其丰厚内涵,以呈现汉代经典礼乐文化。  相似文献   
38.
那棵树是他亲手栽的,在教室的后面。上课时,他一扭头就能看到那棵树,再一扭头就能看到坐在教室里的她。她在他的斜前方,他只能看到她的侧影。她的耳垂儿极白,弧线极优美,也许他最初就是因为爱了她的白皙的耳垂儿然后才注意到她,最后爱得魂牵梦绕。  相似文献   
39.
诏令属于实用性文体,在国家制度规定下,其往往具有固定的规制、格式;与诗歌、辞赋等相比,这类实用性文体的文学性并不明显。然而,在《文心雕龙》《昭明文选》《文章缘起》《古今文综》等文论、文集著作中,诏令却通常占有一席之地。这些著作在说明诏令各体功能、梳理诏令源流的同时,还往往将汉代诏令作为其中的典范加以推崇。很明显,这种优待凸显的是诏令文体自身本应具有的文学特征,而汉代诏令无疑为其树立了一个鲜明的标的。  相似文献   
40.
中国叙事诗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然而叙事诗理论却一直到东汉班固才真正提出来,即<汉书·艺文志>"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亦可以观风俗,知薄厚云."这标志着中国叙事诗理论走向自觉.班固清楚地认识到叙事诗的特征是在"感于哀乐"之"情"背后隐藏着"缘事而发"之"事",这种认识在两汉时期是一个重大的进步.汉代乐府采诗制度,对叙事诗理论走向自觉产生了的极大的推动作用.采诗传统源自先秦,发展于两汉,在采诗传统的背后是一种政治诗学观,即通过诗歌干预现实政治.这一政治诗学观对后世文人叙事诗创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