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6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2240篇
科学研究   91篇
各国文化   119篇
体育   250篇
综合类   140篇
文化理论   34篇
信息传播   30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141篇
  2014年   272篇
  2013年   198篇
  2012年   259篇
  2011年   273篇
  2010年   216篇
  2009年   242篇
  2008年   337篇
  2007年   223篇
  2006年   165篇
  2005年   145篇
  2004年   98篇
  2003年   89篇
  2002年   90篇
  2001年   82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在第27个教师节之际,为弘扬人民教师的高尚师德,激励广大教师积极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认真履行人民教师崇高使命,在全  相似文献   
72.
在中晚唐以来的世俗化浪潮与五代西蜀地区享乐风气的共同推动下,文人词与民间词相互借鉴吸收,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花问词由此形成。  相似文献   
73.
中国古代许多文人墨客,除了名和字外,一般还有个特殊的称呼——雅号。这些雅号,往往是别人根据其名篇佳作而“赠送”的。了解雅号,认识名人,实在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相似文献   
74.
我辈钟情     
董哲楠 《当代学生》2011,(24):39-42
留言编者所有的,所有珍重都来吧——在这里倾诉与细语。寒气渐深,却总有爱与钟情让你体味无限春温。王戎丧儿万子,山简往省之。王悲不自胜。简曰:"孩抱中物,何至于此!"王曰:"圣人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钟,正在我辈。"简服其言,更为之恸。——《世说新语.伤逝第十七》,代题记  相似文献   
75.
著名学者谢国桢先生曾经谈到元末明初的学风:"刘基、宋濂等人,出仕明朝,成了明朝开国的中心人物。但是像叶子奇等反浮沉下僚,甚至于得罪以死。因而有许多士大夫如陶宗仪、杨维祯、孙作等人,他们宁肯优游林下,不肯出仕明朝。因为在明太祖的严威之下,稍不谨慎,如高启、叶子奇等人就得到杀身下狱的大祸。在明太祖的大诰上有‘士不为君用则死’的条例,甚至为明太祖所任用的官吏,今天  相似文献   
76.
从西汉政府在新疆屯垦戍边开始到现在,汉文化一直在新疆地区传播、发展,在语言、文学、思想、制度、生产技术、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等方面对新疆各民族产生了重要影响,最终确立了汉文化在新疆地区的主流地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区域文化。  相似文献   
77.
师院学人     
张永锋教授张永锋教授,男,1957年2月出生,陕西省淳化县人,汉族,在职研究生学历。1975年1月参加工作,1982年1月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数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  相似文献   
78.
中国文人向来是爱吟风弄月的、抒怀叹世的,而且也喜欢将个人的性情融入文字,使文字灵动起来,具有精神,闪现出智慧的影子。屈原、曹操、陶渊明、李太白……都曾用文字记录了自己精神的飞舞乃至涅槃。  相似文献   
79.
姜华 《文学教育(上)》2011,(23):109-115
1926年张季鸾、吴鼎昌、胡政之共同组成新记公司接办《大公报》,使得《大公报》成为中国历史乃至世界报业史上熠熠生辉的一份报纸。在张季鸾的主导下,《大公报》以"不党、不卖、不私、不盲"的"四不主义"奠定了独特的报格,承传了中国报业史上"文人论政"的传统,将中国现代报业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80.
汉人从明清时期就开始踏上西双版纳这片神秘而富饶的土地,从此之后,官、商、兵来此者络绎不绝。查考汉族移民西双版纳的历史,其迁移状况因历史环境的差异具有较强的阶段性特点。以迁移原因、迁移数量、迁移方式的不同,可将西双版纳的汉族移民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之前、改革开放以来三个阶段进行论述。通过历史陈述,梳理汉族迁移至西双版纳的脉络,了解西双版纳汉族人口的数量和分布格局,为本课题的深入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