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51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4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7篇
  2022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汉调桄桄是明清以来流行于汉水流域的极具特色的地方戏,它不仅在演出风格上表现出浓郁的地方特色,而且在思想内涵上体现出与中国传统戏曲共有的传统文化精髓,其中,儒家文化的精神内核及人生价值取向是大多数汉调桄桄剧目的思想主旨。此外,在该区域的生态环境及地域文化、风俗的影响下,汉调桄桄又兼容了道家、道教的一些思想内容,对民众价值观的构建及精神追求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可以说汉调桄桄是区域文化的重要载体及民众喜闻乐见的戏曲形式。  相似文献   
42.
正《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是陕西理工学院主办的人文、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理论期刊。创刊30多年来,关注学术前沿,努力探索创新,注重办刊质量,已在文史基础学科、汉水流域文化研究及区域经济方面形成鲜明特色,具有良好的社会影响。连续荣获"首届全国优秀社科学报"、"陕西省高等学校优秀学术期刊"、"陝西省重点社科学报"等称号。本刊长期幵设"流域文化暨汉水流域文  相似文献   
43.
在乡村文化振兴战略如火如荼实施之际,作为传统社会民众主流精神文化食粮的戏曲文化,不再是影视屏幕上专给老龄群体的精神之钙,而成为传统文化自信回归和乡村文化强力振兴的基因。基于乡村文化振兴视域,审视汉水流域戏曲文化传承现状,以郧剧为中心,探研郧剧文化的传承特质及其当下启示,顺而提出汉水流域戏曲文化传承进路,以期彰显汉水流域戏曲文化繁荣进路和乡村文化振兴功能。  相似文献   
44.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汉水流域民俗体育的发展。汉水流域有着丰富的特色民俗体育资源,如西乡打锣镲、地围子、蜀河双彩车、石泉火狮子、武当武术等,但由于受到现代生活方式和现代体育文化的冲击,其发展正面临巨大困境。建议以水为媒,促进汉江流域城市间的区域合作;开发民俗体育旅游资源,构建汉水流域民俗体育旅游圈;将民俗体育引进课堂,研制具有地方特色的课程;将民俗体育发展与全民健身相结合。  相似文献   
45.
本文分析了人口数量、生产方式、社会政策等对汉水流域生态环境变迁的影响。人口方面,主要因之于明宣德、乾嘉年间等大批移民迁入,掀起了汉水流域生态环境的两次破坏浪潮;生产方式方面,汉水上游地区主要是畲田农业、梯田农业将生态环境的破坏推向了缓坡丘陵,玉米、马铃薯等高寒作物的引进以及各类工业、竹木商业发展,使生态环境的破坏推向高寒海拔区,汉水中下游主要是垸田的开发造成湿地生态系统的破坏和水灾频率的提升;明清以后一些环境保护的政策法令颁布,对生态环境保护起了一定作用,但收效甚微。  相似文献   
46.
汉水流域作为楚先民生息和繁衍的故乡,以其丰富的歌谣对楚文化特别是楚辞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47.
刘莉 《兰台世界》2009,(10):79-80
在网络时代,为更好地保护和发掘汉水流域丰富的地方文献资源,地方图书馆应加强对文献信息资源的网络化建设力度,进一步保护和发掘人类文化遗产,深入开展区域文化研究。  相似文献   
48.
汉水流域介于黄河与长江两大文化板块之间,不仅是我国南北方之间的边缘地带,而且也是我国四大传统文化核心区之间的边缘地带。多元文化和谐共存、边缘与中心和谐共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成为汉水流域历史文化的三大和谐特色。  相似文献   
49.
刘莉 《兰台世界》2009,(1):43-44
本文从汉水流域地方文献的分类、收集、整理与利用等方面探讨地方文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通过各种切实可行的方法,进一步加强地方文献收集和整理工作,建立地方文献基础资料库,真正实现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50.
人教版《中国古代史》第87页说:“南诏大部分地区以农业为主,稻谷收割后,叉种大麦。这是我国农业史上最早实行复种制的地区。”而第38页说:“汉水流域还出现了稻麦轮作的种植方法,一年两熟。”到底哪一种说法准确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