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9篇
  免费   0篇
教育   240篇
科学研究   5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24篇
综合类   7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3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内容概述】本文主要概述了七年级上册教材中“友谊的天空”和“师长情谊”两个单元的知识要点。“友谊的天空”由一个主题(友谊)、两个话题(现实交友、网上交友)、一个重要性(友谊的力量)、两个辨析(友谊的澄清、网上交友的利弊)、三个方法(建立友谊、呵护友谊、慎重结交网友)构成;“师长情谊”由两个主题(师生交往、亲子交往)两个重要性(教师、孝亲敬长)、两个关系(师生关系、亲子关系)、三种做法(如何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如何孝亲敬长、如何构建和谐家庭)构成。  相似文献   
72.
该本简要分析了部分当代女性文学作品中女性对男性深感失望之后将情感寄托在同性身上的情况,并就此提出了一己之见,认为女性的精神支柱只有放在自己的身上才是永远不倒的.  相似文献   
73.
若水  闫巍 《收藏》2012,(8):100-103
在我国近现代科学家中,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人竺可桢与中国实验胚胎学研究创始人童第周二人都曾担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一职。在两位科学家之间有着一段温馨的故事,请看竺可桢写给童第周的信札(图1)。  相似文献   
74.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可见帮朋友邮寄信件,搭乘便车等行为,我们一般将这样的行为归之为好意施惠。它符合人与人之间互相帮助的传统道德,在生活中极为常见,是增进情谊的行为。但同时,因好意施惠而引发的纠纷在生活中也很常见。由于对好意施惠在理论和法律上缺乏研究,人们对因此而产生的纠纷应如何处理常常感到困惑。基于此,文章尝试就好意施惠的基本理论,与无因管理的比较以及应如何处理由其引发的纠纷作了一个初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75.
苏珊·格拉斯佩尔的短篇小说《同命人审案》(A Jury of Her Peers)体现了一位女性主义者对社会和人生的思考,被认为是美国第二时期女性文学的代表作之一。作者用"同命人"为标题将作品中几位女性置于"姐妹情谊"的关系模式之中。"姐妹情谊"的抒写既体现了苏珊·格拉斯佩尔鲜明的女性意识,也传达出她对女性生存困境的思考及对女性如何摆脱困境道路的找寻。  相似文献   
76.
教师要针对小学语文语言品味教学的现状,努力探索适合、有效的教学策略.可以采取:紧扣文本--弥补随意选点的不足;情意相融--摆脱训练单调的乏味;细嚼慢咽--避免浅尝辄止的尴尬等对策.  相似文献   
77.
马原在文本形式上的超验性,表现在元小说的叙事技巧、第二人称叙事等,评论界将之称为马原叙事圈套。从马原西藏系列小说超验性文本形式下的内容入手,可将其划分为藏文明的入侵者、自由虔诚的守护者、和谐的文化共存状态三个内容层面,由此可以分析马原西藏系列小说内容上的先锋意义。  相似文献   
78.
卢俊青 《海外英语》2011,(13):228-229
在父权制社会中,姐妹情谊是广大黑人女性谋生存、求发展的保证。《爱》和《慈悲》中都描述了女仆与女主人之间的姐妹情谊。但在两部作品中,建立姐妹情谊的女性的种族不同,姐妹情谊的结局也不同。此外,《爱》中还描写了黑人女孩希德和克丽斯廷的姐妹情谊;《慈悲》则还描述了印第安土著女奴莉娜对黑人女奴弗洛伦斯的姐妹情谊。通过对比研究两部作品中的姐妹情谊,表明广大女性建立姐妹情谊时要超越阶级、种族局限。  相似文献   
79.
夫妻"空床费"纠纷诉诸法院的报道曾经引起广泛讨论."空床费约定"是情谊行为而非法律行为,虽有形式上的"合意",但因欠缺拘束力和执行力而不构成债的关系.法律对两性、家庭等关系的调整,应当与其他社会关系的调整策略有区别,避免过度干预,才能收到较好的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80.
流行在甘肃渭源地区的所谓的"保山"仪式,是汉族民间社会一种祈禳文化的表现,究其实质,乃是种藏文化的山神信仰和本地方神信仰相结合的信仰文化。这种信仰文化的产生和流传首先和当地的生态环境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其次也是草根农民追求现实利益一种神秘的表现方式。在理解这种信仰文化时不仅要着眼于本地乡土文化还要关注历史的演变中外来文化因子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