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744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94篇
教育   33347篇
科学研究   1541篇
各国文化   163篇
体育   589篇
综合类   1490篇
文化理论   208篇
信息传播   2570篇
  2024年   86篇
  2023年   390篇
  2022年   453篇
  2021年   406篇
  2020年   398篇
  2019年   418篇
  2018年   241篇
  2017年   510篇
  2016年   754篇
  2015年   1383篇
  2014年   2918篇
  2013年   2256篇
  2012年   2570篇
  2011年   2905篇
  2010年   2670篇
  2009年   2647篇
  2008年   3281篇
  2007年   2596篇
  2006年   2045篇
  2005年   1677篇
  2004年   1674篇
  2003年   1683篇
  2002年   1662篇
  2001年   1373篇
  2000年   1114篇
  1999年   469篇
  1998年   277篇
  1997年   251篇
  1996年   168篇
  1995年   143篇
  1994年   129篇
  1993年   76篇
  1992年   99篇
  1991年   81篇
  1990年   51篇
  1989年   40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6篇
  1984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1980-2000年是现代写作学的蓬勃发展时期。其发展或划分为两个阶段:一是以建构理论体系为中心的自觉-兴盛时期,其标志是:进入了自为的新阶段;有了“自家”的学术刊物和写作学理论的自觉。二是以整合理论为表征的综合-梳理时期。在此时期,大陆写作界加强与台、港、澳的联系、交流;以青年成为学科建设的生力军;写作学界提出了跨世纪的口号,明确了写作学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952.
语言的节奏就是语音的徐疾、高低、长短、轻重及音色的异同等对立因素,在一定时间内有规律地交替、往复回环的周期性组合方式。由于汉语节奏周期的长短不一,组合的对立因素又不相同,就形成了汉语节奏的不同类型:声韵律、平仄律、扬抑律、音顿律、长短律、快慢律、重轻律等。为寻求语音美的汉语修辞方式必需具备汉语所特有的节奏形式,汉语节奏的主旋律是语音修辞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则。  相似文献   
953.
学习理论作为教学理论的最佳理论基础和派生的基本来源,在20世纪教育“心理学化”运动的推动下,与现代教学论日益紧密结合,为现代教学论的深化发展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  相似文献   
954.
培里价值理论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现代哲学家培里创立了一般价值论——价值兴趣论。其价值兴趣论具有以下特征:生存论的思维方式,兴趣中心的理论主旨,自然主义的哲学倾向和经验描述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955.
修饰语的羡余表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信息理论的指导下,引用“美余”这一概念,分析了修饰语羡余表义的类型,探讨了修饰语羡余表义的作用,认为修饰语的羡余表义是客观存在的一种现象,它为汉语语义的丰富多彩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956.
合音现象是一种常见的语流音变,由于快读、连读或者其他原因两个音节或者多个音节合读为一个音节。合音现象在古代汉语时期就已经存在,在现代汉语方言中仍有许多这种现象的存在,本文将对汉语方言中的这一现象进行整理。  相似文献   
957.
中国的楹联     
华文 《神州学人》2006,(1):35-35
楹联,俗称对联,对子,是汉字文化的独特产物。它是一种文字对仗工整,语音平仄协调,一字一音的汉语语言的独特艺术形式。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对联是由律诗的对偶句发展而来的,它保留着律诗的某些特点。古人把吟诗作对相提并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对联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上联尾字仄声,下联尾字平声。这些特点,都和律诗有某些相似之处,所以有人把对联称为张贴的诗。但对联又不同于诗,它只有上联和下联。一般说来较诗更为精炼,句式也较灵活,可长可短,伸缩自如。对联可以是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八言、九言,也可以是十…  相似文献   
958.
英汉语颜色词的使用与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英汉语中,颜色词的使用尽管有着一致,但始终存在着差异,这是由于语言本身的因素和语言外的因素即历史文化、传统习俗等造成的。本文通过大量的译例,就主要颜色词在两种不同文化中的本义和引申义的使用和翻译进行比较分析,以求在英语学习中正确了解它们的涵义。  相似文献   
959.
中国古代公文言辞优美,言简意赅,用典精当,文风活泼,读之令人爱不释手。认真学习、借鉴古代公文在语言方面的艺术,对于今人撰写公文和文章都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960.
语言学习的过程就是语言输入与输出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过程。本文通过模因理论的探讨,提出了背诵在高职英语应用文写作中的可行性,为模因论的应用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