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104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46篇
教育   44214篇
科学研究   2113篇
各国文化   121篇
体育   270篇
综合类   1889篇
文化理论   356篇
信息传播   2228篇
  2024年   109篇
  2023年   484篇
  2022年   632篇
  2021年   536篇
  2020年   557篇
  2019年   636篇
  2018年   361篇
  2017年   699篇
  2016年   1172篇
  2015年   1921篇
  2014年   3999篇
  2013年   3417篇
  2012年   3576篇
  2011年   4198篇
  2010年   3729篇
  2009年   3693篇
  2008年   4268篇
  2007年   3381篇
  2006年   2603篇
  2005年   2107篇
  2004年   1962篇
  2003年   1966篇
  2002年   1757篇
  2001年   1337篇
  2000年   964篇
  1999年   351篇
  1998年   219篇
  1997年   147篇
  1996年   100篇
  1995年   88篇
  1994年   62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中国大学生讲英语时存在较为普遍的“中国腔”.汉语的负迁移是造成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之一。汉语的负迁移主要表现在发音时衔接方式不同的干扰、节奏不同的干扰及语调不同的干扰。  相似文献   
92.
虽然英汉词层中存在着许多不对等的现象。但是,如果将这些技巧灵活地运用到翻译中。特别是一些中西化中相通的地方,则也能为这些不对等的词层构建一座完美的桥梁。[编按]  相似文献   
93.
口语交际在社会生活中历来就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现代社会的发展对口语交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们只有具备了较强的口语交际能力,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为此,《语课程标准》对小学“口语交际”的教学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要达到这一教学目标,必须采用相应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94.
黄仕芬 《广东教育》2004,(12):28-28
在语文课堂上,怎样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呢?这是每位语文老师所思考的,下面几点不防试一试。  相似文献   
95.
文章通过对《辞海》与《现代汉语词典》编排体例的对比,提出了对《辞海》编排体例改进的意见,并对一些汉字读音变化提出疑议。  相似文献   
96.
课文教学是外语教学的重点,教学中根据张思中教师的“十六”字教学法,抓好课文教学,突破传统教学法的局限,因材施教,点面结合,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便会相应得到稳步提高。  相似文献   
97.
叶元 《教育文汇》2004,(11):39-39
20年来,形形色色的英语教学法充斥着英语教学.近年来.交际教学法一直处于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98.
浅谈跨文化交际中的语域混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域是指因使用的场合情景不同引起的变异,与某一特定的社会功能或情景紧密联系.语域,作为一个语言学概念,长久以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研究语域,即在回顾语域理论的同时,分析我国英语学习者语域混淆的原因,并对英语教学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99.
对外语教学中交际法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创设多种情景,采用全方位多元立体化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外语各种技能的发展不是孤立的,而是一个相辅相成、相互联系的统一体。在教学中要实现多种教学手段的渗透与融合、认知与感知的同步协调,尽可能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身体感觉、语言实践,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产生全身反应,从而建立起语言与身心体验的联系,完成语言内化过程。根据现代神经科学对大脑的研究,大脑用三个相互作用的结构来处理语言信息。当听、看(阅读)、说分别进行时,大脑皮层受到刺激产生兴奋的区域仅仅是相关的某一部分皮层区域,而其他区域则处于相对…  相似文献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