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0篇
教育   95篇
科学研究   1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21.
“比喻”和“对比”是两种不同的修辞手法。“比喻”就是用大家所熟悉的具体的事物或现象,概括而形象地说明另一较为复杂、抽象的事物和现象,使之更具体、更形象、更生动。“对比”是把互相矛盾对立的事物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的一种修辞格。对比可以截取两件不同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的方面,两相比较,使形象美丑更加鲜明,双方特点更加显著,正反道理更加深刻,矛盾问题更加尖锐。它们本不容易混淆,但在教学《赠汪伦》这首诗时,却让我犯难了。这首诗单纯自然,感情真挚,赞颂了朋友间的深厚情谊,特别是后两行“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相似文献   
22.
<正>在漫长的人类历史长河中,水已渗入到了中国人文化思想意识的深层。哲学家以水说理,政治家以水论道,文学家描写水、吟哦水、歌咏水。水仿佛是人们旷古不衰的谈论主题。古代文人喜爱水,水的意象大量出现在古代诗歌中  相似文献   
23.
正前些天,茂景到家来谈起他写《心诗美理》的过程及出版情况。听后甚为感动,茂景这本书已思考并积累几年了,想突破一下传统视角,用现代科学手段及成果写出对唐诗的认知、分析、鉴赏,试着做一次尝试与探讨,令我很震动。唐诗是传统文化的一朵奇葩,是中国诗歌大海中的一颗永照世界的宝石。有劲头、有学头、有看头,璀璨夺目。《心诗美理》是一本学习欣赏剖析唐诗的著作,它不同前辈格调而有自己独特研  相似文献   
24.
汪伦在天宝末年李白怅惘之际邀白前来泾县,盛情款待,并于李白离开之时召家中女乐,以汉时即有、唐时大盛的踏歌活动相送。李白感于此,写下了这首千古绝唱。  相似文献   
25.
奥苏贝尔提出的接受学习是学习理论中一种重要的理论,对现代教学理论的发展影响极大。这其中的"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是奥苏贝尔对陈述性知识学习提出的教学策略。本文通过对原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第三册课本中《古诗三首》中的《赠汪伦》一节为案例进行教学设计。期待对教师有一些参考价值,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这种学习理论,更科学地运用它们到教学中。  相似文献   
26.
涂凤英 《中小学电教》2008,(10):112-112
<正>培根说:"读诗使人灵秀。"小学语文教材中选取的许多古诗,立意高远,构思新颖,语言清新,情趣浓郁。然而小学生知识面狭窄,生活阅历浅,对诗中描绘的社会时代、人物思想、风土人情感到疏远,这造成了古诗教学中的一大难题。所  相似文献   
27.
蓝贝贝搬来李家大院没多久,秦百川就分门立派彻底当叛徒去了。那时候,秦百川还是个眉清目秀的小伙子,光溜溜的下巴上既没有粉刺,也没有青春痘。我和徐小儒成天坐在大院里的洋槐树下画小人,诅咒见色忘义的秦百川出门磕掉大牙。事实上,还没等出门,秦百川的厄运就滚滚而来了。那天,恰好放月假。秦百川站在楼上,对着镜子,一面把头发梳得油光可鉴,一面得意洋洋地朝我和徐小儒抛媚眼。大家各自心照不  相似文献   
28.
本文在汪氏族谱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汪伦籍贯进行考证,得出“汪伦是黟县人”。  相似文献   
29.
<正>想象,能够超越时空,激发人的思维活动。在诗歌教学中,我们只有激发学生的想像力,才能把诗歌所描绘的场景还原、再现,才能把学生的心灵和诗歌的意境组成一种相似的和谐振动,才能使学生的情感与诗歌所表现的情感产生共鸣,学生才能对诗歌深远意境的体验更加丰富。同时学生的想像力也得到了培养和提高。  相似文献   
30.
李白从四十二岁开始,曾五次到过皖南,足迹遍及黄山、九华山、天柱山、贵池浦、铜陵五松山、泾县、宣城、采石等.他现存的一千多首诗中,有二百多首写于皖南.其中有一首著名的<赠汪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