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篇
  免费   0篇
教育   29篇
科学研究   126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9篇
信息传播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93 毫秒
51.
环江地区横跨鄂尔多斯盆地中西部天环凹陷和西缘逆冲带,在该区的侏罗系延安组中陆续发现了一些石油试产井,表明具有较大的工业石油开采价值。本文通过分析岩心、测井等资料,研究砂体的特征和储层物性,认为该区的砂体在平面上呈条带状分布,南北方向的砂体连通性好,东西方向连通性差。储层孔隙度主要集中在10%20%之间,渗透率主要集中在120%之间,渗透率主要集中在110-3×102μm之间。  相似文献   
52.
本文针对锦16块特高含水期砂岩稀油油藏剩余油分布高度零散、水淹严重、吸水不均,挖潜难度大的情况,积极探索由单一驱动介质向多种介质转变,提出了在锦16块兴隆台油层一层系开展局部实施氮气泡沫驱试验。2011年6月在锦16一层系,优选2个井组开展氮气泡沫驱先期试验。井组于2011年8月开始明显见效,日产油由驱前20t/d上升至45t/d,采收率由45%上升到52%,为同类油藏的开发起到了较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3.
<正>锦16兴隆台油层是欢西油田最大的稀油开发区块,目前已进入高含水、高采出的"双高期"。在油公司的统筹安排下,锦16兴近年来实施了由单一注水开发向泡沫驱、二元驱、细分调注水、调驱等多元开发的转变,在此基础上,通过开展调驱可行性分析,在二层系开辟化学驱的同时,2010年在一层系实施了5井组调驱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012年为进一步提高调驱效果,对原调驱设计进行了优化完善,主要包括剩余油分布研究、调驱体系选择、调驱层系配置等方面,在三层系优化实施了3井组,截至目前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4.
文明寨油田于1982年投入开发,经过多次平面、层间调整,目前已进入高含水、高采出程度阶段,剩余油分布高度零散。近几年对厚层夹层识别、平面展布规律及层内韵律段剩余油分布进行了系统研究,表明厚层韵律段仍有较大潜力,通过不断开发实践,实现了"层中找层,水中找油"认识上的突破,初步形成了厚层韵律段研究、挖潜技术系列,为提高采油田收率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55.
MEG钻井液体系在胜利油田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MEG钻井液在胜利油田强水敏地区及难动用区块的现场应用证明:该钻井液体系能够有效地抑制水敏性泥岩的膨胀,同时具有较好的油层保护效果,使用MEG钻井液体系井径规则、井壁稳定、井眼扩大率低、固井双界面全部合格、满足了热采的要求。  相似文献   
56.
王庄油田属强水敏性稠油油藏,水敏指数0.7-0.9,强水敏是制约谊油藏能否热采开发的关键。针对储层中的膨胀性粘土,应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激光拉曼等测试技术,开展了粘土膨胀特性研究;利用高温物理模拟开展了热采过程中储层矿物溶解、粘土矿物转化规律研究。研究表明,粘土含量高、储层微孔隙发育是储层强水敏的主要因素,热采过程中提高蒸汽干度有利于降低水敏对储层的影响,油藏采用注蒸汽热采方式开发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7.
随着油田开发进入特高含水期,油层动用程度的不断提高,要实现油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在油井挖潜措施日益减少的情况下,注水质量是油田生产的重中之重,本文通过针对影响注水质量的关键问题——注水井分层测试质量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探讨、提出分层测试在不同条件下的测试周期应实行动态化的建议,为今后进一步深入搞好注水结构调整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8.
董燕  周超  甘永刚  王金秀 《内江科技》2007,28(9):114-114
本文以孤东七区西63 4单元厚油层为研究对象,以厚油层内各韵律段之间的薄隔档层为边界,结合沉积的等时性和相控砂体分布原则,将厚油层细分流动单元,研究流动单元间夹层特征、展布情况及对流体运动和剩余油分布的控制作用.在此基础上,采用新井、取心、监测、动态、数模等资料综合分析各流动单元剩余油分布规律,采用水平井有效挖掘厚油层剩余油潜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9.
辽河油田边顶水油藏仅在D84块馆陶油层、D239块馆陶油层发育,油藏与上覆顶水直接接触,无明显的泥岩隔层,且其边部水体呈指状侵入油藏内部,呈油水间互的油水共存的复杂油水关系,对开发造成很大困难。以D239块为例,对馆陶油层边顶水超稠油油藏开展了系统的研究,重新认识油藏地质体,解决了该区勘探开发过程中出现的诸多矛盾问题,探讨了该类油藏规模小、含油带窄、边顶水发育的特殊油藏开发模式,指定了适应该区油藏地质特点的开发方案,使该类型油藏的储量实现有效动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0.
近几年来对二类油层注聚有关问题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通过时注聚试验区、工业生产区、方案研究区进行综合对比分析,取得了一些认识.在对北一区三元复合驱试验区精细油藏描述,精细地质建模,数值模拟的基础上,本文通过对二类油层开采对象控制程度、数值模拟预测提高采收率、经济效益等方面深入的研究,量化了二类油层三元复合驱合理注采井距,同时对井网利用问题、布井方式问题进行对比评价和可行性分析,初步建立起一套二类油层三元复合驱较合理的操作体系,为萨中地区今后三元复合驱的井网布署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