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768篇
科学研究   68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25篇
综合类   40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14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80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96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104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21.
历史课程目标中提出了要加强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要求,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为此,教师可通过引导学生学朗读、讲故事、搞论辩等,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叙述能力、思辨能力,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22.
论辩文是一种论证事理、阐明主张的文体。前人根据论辩的方式,将论辩划分出论、辩、说、议、原、解(释)等体式。这在西方和现代的论辩文中是见不到的,可以说是我国古代散文中的特产。以韩愈散文为例,我们可以领略论辩文的几种别致的体式。  相似文献   
123.
纵横家在外交过程中功利性目的很明确,言语有很强的针对性。在论辩过程中采用兵不厌诈等论辩手法、积极创设有利的语境、并运用类比、寓言等多种修辞手段。  相似文献   
124.
先秦诸辩中,孟子的论辩最具艺术特色。孟子的论辩,不像孔子般长驱直入,也不像庄子善于托物寓理,而是在战略上,能够充分考虑到论辩另一方的地位、权势,进而抓住其相应的心理反应,善于审时度势;战术上以攻为主,但攻击时环环设下圈套,显出温而不火的特色。  相似文献   
125.
王骏 《中国成人教育》2007,(24):140-141
模拟法庭教学法与诊所式法律教学法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应以模拟法庭为平台,通过对低年级法学专业学生进行模拟法庭教学法等培养其基本的法学素养,对高年级学生则注重模拟诊所式法律教学,培养其应对法律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6.
加强经济法实践教学是《经济法》的课程特点及人才培养目标的必然要求。而目前经济法实践教学存在很多制约因素,改革实践教学方法,破除经济法实践教学瓶颈,增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实务操作能力,以实现经济法从理论到实践的把握,是当前经济法教学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27.
模拟法庭是学校对学生宣传法律知识、进行法制教育的一种有效形式,但学生的介入与参与表演又带来了一些问题。据《广州日报))2013年1月15日报道,广东东莞某职业学校学生因为参加学校组织的模拟法庭活动,扮演角色“人戏”太深而诱发精神问题。虽然这可能只是个例,却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引发我们认真思考模拟法庭存在的问题、弊端以及对策。  相似文献   
128.
王素勤 《学语文》2013,(1):18-19
在先秦诸子散文中,有着"亚圣"之称的孟子的散文对后世的影响比起其它诸子来似乎更大、更广泛。虽然这和儒家思想在整个封建社会的独尊地位不无关系,但不能否认的是,《孟子》散文确实有着与其它诸子散文迥然不同的艺术特色。孟子生活在战国中期,纵观孟子的一生,主要都是在游说诸侯,进行政治宣传活动,宣传自己行王道、施仁政的政治主张。  相似文献   
129.
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启动,进一步促使国内各大法学院校加大推进法学实践教学改革的步伐。其中,模拟法庭实践教学由于实效显著,备受关注。然而,囿于传统教学体系的僵化和实践教学方法的固化,各法学院校就模拟法庭实践教学的成熟和有效的模式仍在探索。现有法学实践教学形式的僵化,加之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与独立性,导致模拟法庭实践教学难以发挥应有功效。为此,有必要对模拟法庭在实践教学中应承担的角色重新定位,从价值分析和实现进路两方面探讨模拟法庭实践教学在现阶段高等法学教育改革中的重要作用与推进方式。  相似文献   
130.
在20世纪30年代初的"文艺自由论辩"中,作为左翼盟主的鲁迅并没有正式著文批判胡秋原,而是保持缄默。对于其中的详细缘由,笔者试从对文学"同路人"的态度、对真理的执着守护、对普氏理论的共同见识、众多文艺理论问题上的共鸣等方面进行了推测,以求从中了解鲁迅先生对文论理解的深刻性以及站在历史的高度认识问题的敏锐性、预见的深远性,感受鲁迅先生的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