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024篇
  免费   83篇
  国内免费   97篇
教育   25814篇
科学研究   1446篇
各国文化   89篇
体育   967篇
综合类   1080篇
文化理论   144篇
信息传播   2664篇
  2024年   114篇
  2023年   540篇
  2022年   619篇
  2021年   532篇
  2020年   473篇
  2019年   394篇
  2018年   212篇
  2017年   398篇
  2016年   538篇
  2015年   965篇
  2014年   2217篇
  2013年   1707篇
  2012年   2006篇
  2011年   2430篇
  2010年   2132篇
  2009年   2278篇
  2008年   2646篇
  2007年   2087篇
  2006年   1861篇
  2005年   1716篇
  2004年   1319篇
  2003年   1221篇
  2002年   1198篇
  2001年   970篇
  2000年   654篇
  1999年   300篇
  1998年   174篇
  1997年   128篇
  1996年   88篇
  1995年   63篇
  1994年   76篇
  1993年   45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7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世界近代史教学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综合素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专业观、锻炼观察与思考能力,培养学生以史为鉴的思想。  相似文献   
82.
这次品德课程改革的一个总方向就是要在品德与生活、社会融合的基础上,使我们的课程回归儿童的生活,重新赋予它应有的魅力。而要让这种“回归”落到实处,品德课的课堂教学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课堂教学是师生生命共同运动的过程,充盈着浓厚的生命色彩。制约课堂教学的因素很多,教师的教学观就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当前,就品德课堂教学所反映的现状和新课标所强调的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83.
建构主义学习观及其对学校德育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构主义学习观强调学生的直接经验 ,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 ,对学校德育具有一定的启示 :重视学生早期的道德教育 ;德育内容应切入学生的经验系统 ;创设有针对性的德育情境 ;德育过程学生主体化 ;尊重差异 ,实施个性化德育。  相似文献   
84.
本主要论述“龙化”与刘邦的“造神”关系,兼及学术界的一些新说,并对先民的龙崇拜、帝王与龙、刘邦自我神化的必要性、司马迁的“天人观”进行了探讨。认为某些“新说”系源于对司马迁《史记》本的误读,其结论不能成立。  相似文献   
85.
解志耕 《垂钓》2002,2(12):64-65
我的拙文《遥控大鲤》(见《垂钓》杂志2001年第三期)发表后,天津、鞍山以及辽阳等一些地区的钓具生产厂家相继研制和生产了适用于定点送线的新型送钩打窝船。这种新产品一经问世,立即受到了许多钓友的欢迎。  相似文献   
86.
情报研究是一门涉及学科面广、实践性强的课程,一直是图书情报专业高年级学生的必修课程。本文对情报研究的教学方法作了初步的探讨和尝试,提出了若干改革的措施,以适应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  相似文献   
87.
陈鹤琴提出的儿童的天性是第一位的、活教育等一系列儿童教育理念,是他对中国幼稚教育的一大贡献。他提出儿童教育应当以儿童的发展作为教育的起点和归宿。其儿童观实际上是社会和个人本位教育传统的调和。  相似文献   
88.
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心理健康是现代健康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学要贯彻“健康第一”的思想,就必须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 传统的体育教学只注重教师在课堂上的“表演”,教师也习惯于发号施令,力图将全体学生都统一到自己设置的规范中去,其结果是学生作为课堂教学主体的地位被忽略了。缺乏主体的热情和主体的参与,体育教学就难以渗入科学理念。为此,体育教师首先要完成由“演员”到“编导”的角色转变,真正把学生作为主角推到前台,促使他们敞开心扉,尽情发挥。将其所长、所求、所苦、所乐都毫无保留地表现出来,然后教师再通过引导和培育,展其所长…  相似文献   
89.
90.
1、听来的忘得快,看到的记得住,动手做学得会 我们的教育一直注重学生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也的确造就了一大批基础扎实、知识结构合理的人才。但以往的教育不大关注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明显不足。早在半个多世纪以前,陶行知先生就曾经批评过,“中国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脑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脑。”这正切中我国教育长期以来忽视实践体验的弊端。学习者通过不断“学”的实践,才能学会学习。把老师的感受告诉学生,不如让学生获取自己的体验。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动手的机会,让学生参与更多的社会实践,是学生自身成长的内在要求,也是社会发展对人才提出的基本要求。学生在课堂上、书本里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只有与丰富的社会实践相结合,才能变得鲜活起来;只有经过亲身实践,才能变得丰满、深刻。心理学的有关研究成果也表明:听和看虽然可以帮助学生获得一定的信息和学识,但远远不如动手操作给人的印象那样深刻,不如动手操作掌握得那样牢固,不如动手操作更能将有关知识转化为实践行为和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