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0篇
教育   45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4篇
综合类   4篇
信息传播   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曹植的《洛神赋》究竟有多少字?《洛神赋图》邮票运用无墨雕刻工艺置入的字又是多少?这是一个值得探讨而义并不复杂的问题。  相似文献   
42.
贾孟影 《八小时以外》2010,(11):108-108
"豆蔻梢头春色浅。新试纱衣,拂袖东风软。红日三竿帘幕卷,画楼影里双飞燕。拢鬓步摇青玉碾,缺样花枝,叶叶蜂儿颤。独倚阑干凝望远,一川烟草平如剪。"——宋谢逸《蝶恋花》古代诗人描写女子之美大都着眼于周身的穿着首饰,很少有关于五官、身材的详细描述,如曹植在《洛神赋》中的描写:"披罗衣之璀粲兮,珥瑶碧之华琚。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躯。践远游之文履,曳雾绡之轻裾。"这也恰应了中国人一贯的含蓄、委婉的作风,毕竟"色不迷人人自迷,情人眼里出西施"之类的词曲难登大雅之堂。  相似文献   
43.
管云山 《考试周刊》2010,(12):42-42
一、缘起 早在六朝,就有一些谈论山水的画论和“云林森渺”(宗炳,《画山水序》)的具体描述。但究竟如何,已难知晓。如从传为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女史箴图》等摹本中的山树背景和敦煌壁画中的情况来看,当时所谓山水,无论是形象、技法、构图,大概比当时的山水诗水平还要低。不但非常拙笨,山峦若土堆,树木如拳臂,而且主要仍是作为人事环境的背景、符号,与人物、车马、神怪因素交杂在一起的。这里还谈不上作为独立审美意义的山水风景画。  相似文献   
44.
洛神赋图     
《教学随笔》2010,(1):F0004-F0004
洛神赋图》,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珍品。绢本,设色,纵27.1cm,横572.8cm。原《洛神赋图》卷,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绘制(宋摹)。  相似文献   
45.
一幕人神恋爱的悲剧--曹植《洛神赋》赏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植,建安时期最负盛名的作家,被称为“建安之杰”。《洛神赋》是其赋中名作。它熔铸神话题材,通过梦幻境界,描写了一个人神恋爱的悲剧。此赋很讲究结构技巧和词句华美,表现出高度的形象性和丰富的想象力,寄寓了作者有志不遂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46.
好男儿大赛     
<正>放学回家的路上,曹熊一边抱着头,一边念念有词。"为什么这样?"魔法师的女儿左雀斑迎上前来问。曹熊说:"头疼,被外语课闹的。我真弄不懂那些外国人,顺顺溜溜的中国话不说,偏要造出一堆又难懂又难说的外国话。"  相似文献   
47.
洛神赋图》是以三国时曹植的名篇《洛神赋》为题材而创作的绘画,该画以生动的形象完整地表现了该赋的内容,系连续性的神话故事画。现存《洛神赋图》是一件宋代摹本,但仍保留了不少顾恺之的画法风格,具有原作之风。画作巧妙地把诗的幻想,在造型艺术上加以形象化,创造了诗、画结合的杰出范例。千载之下,亦可遥窥其笔墨神情。  相似文献   
48.
洛神赋》之所以在中国文学史上光辉璀璨,很重要一个原因就是作者高超的语言能力和艳丽的辞风.探究这华美语言的规律,是学习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重要途径.《洛神赋》言语内部的运用规律:一是多维的描写技艺;二是娴熟的声韵驾驭;三是高超的语音手段,尤其是排偶、对仗和比喻的娴熟运用.  相似文献   
49.
赵孟頫(1254-1322年),堪称我国元代最伟大的书画家,字子昂,号松雪道人,水精宫道人,中年曾署孟俯,湖州(今浙江吴兴)人。生于宋宝祐二年,卒于元至治二年,宋宗室。入元,世祖忽必烈搜访"遗逸",经程钜夫荐举,官刑部主事,后  相似文献   
50.
宋军 《华夏文化》2015,(2):51-53
<正>在中国漫长而悠久的历史岁月中,独具特色的"台文化"体现在历朝历代统治者所营建的高台建筑中,更嵌入到广大民众的日常思维中,可以说"台"式建筑的丰富文化内涵对我们中国人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本文从文化角度出发,对中国历史上那些有名的"台"式建筑做一梳理,发掘其后的历史事实,借以思索文化的脉络,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