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94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35篇
教育   5280篇
科学研究   423篇
各国文化   18篇
体育   468篇
综合类   184篇
文化理论   13篇
信息传播   16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78篇
  2021年   62篇
  2020年   75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67篇
  2016年   104篇
  2015年   195篇
  2014年   454篇
  2013年   337篇
  2012年   353篇
  2011年   479篇
  2010年   518篇
  2009年   414篇
  2008年   528篇
  2007年   441篇
  2006年   352篇
  2005年   314篇
  2004年   308篇
  2003年   321篇
  2002年   240篇
  2001年   223篇
  2000年   157篇
  1999年   80篇
  1998年   61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3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981.
刘卫锋 《商丘师专学报》1996,15(6):93-94,117
采用文献资料和哲学研究的方法,分别对中华武术中的形与神进行研究,对二者的关系及影响形神兼备的实现程序等问题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982.
相比之下,采用形的方式描述图形,建立形文件来完成工程图形中常用特殊符号的标注比常用的采用属性块的方法更为适宜。但形定义不如块定义方便,从而使其应用受到局限,令很多用户望而生畏。本文旨在通过用形方式定义并标注表面粗糙度符号的过程的介绍,使更多用户学会并乐于定义形和使用形。  相似文献   
983.
本文从射影几何出发、利用点、直线或它们的组合图形为绝对形,推出了仿射几何、中心射影几何、中心仿射几何及旗帜几何等数种没有度量的几何,拓展了人们对几何学的认识。  相似文献   
984.
<正>向量是近代数学中重要的基本概念之一.由于它具有代数形式和几何形式双重身份,使数学中的"数"与"形"完美结合在一起,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中学数学知识结构体系,拓宽了解决问题的思维通道.近几年高考中,平面向量这一知识点是必考内容,且考查形式趋  相似文献   
985.
<正>数形结合就是把抽象的数学语言与直观的图形结合起来思索,使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结合,通过"以形助数"或"以数解形",可使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具体化,从而起到优化解题途径的目的.下面介绍常见"以形  相似文献   
986.
正点与坐标的结合是数学中形与数结合的核心,也是形与数转化的桥梁.点坐标的作用主要是,解决函数与图形的结合,或函数与实际问题结合的综合问题.这类问题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情形.一、利用点坐标求函数解析式利用点坐标求函数解析式是最常见、也是最基本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87.
锐话题     
网络文体持续走红,网友陷入"全民造句"时代从今年年初开始,各种网络文体便轮番走红:德纲体、财神体、甄嬛体,再到近日网络上人气正旺的元芳体、禅师体等等。各种网络文体频繁登场,形成网络文体集体大爆发之势,几乎每个月就有一种新文体出现,引起网友的疯狂转发和效仿。每一个新体的出现,都让网友陷入"全民造句"的时代。网络文体,通常是由于一个突发奇想的帖子、一次集体恶搞或者是一个热点事件而产生,网  相似文献   
988.
反比例函数中涉及许多重要的数学思想,而数学思想是数学的精髓。正确运用数学思想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989.
U形管是实验室中常见的仪器,因它自身的特殊结构,教师常用它来做演示实验中的显示工具,下面以浙教版科学教材为例来说明它在实验当中的应用。例如,在第三册第一章第四节“水的压强”中研究水内部压强的特点时,就是用U形管内的有色液体两液面的变化来显示液体内部压强的变化的,如图1所示,该实验效果明显,可见度大。  相似文献   
990.
通行本《老子》第六十四章有"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一句。此句历代各本或作"百仞之高,始于足下",马王堆帛书本同,有学者因而怀疑今本"千里之行"句乃后人所改。根据传世典籍及新出上博竹书文句,先秦两汉时人常以"步行千里"为喻,"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乃古人常用之成语。故此,先秦时《老子》可能已有作"千里之行"的本子,今本的文句应有其来源,未必是后人改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