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46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1篇
教育   2950篇
科学研究   158篇
各国文化   76篇
体育   144篇
综合类   138篇
文化理论   36篇
信息传播   77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84篇
  2014年   234篇
  2013年   233篇
  2012年   356篇
  2011年   354篇
  2010年   328篇
  2009年   342篇
  2008年   454篇
  2007年   279篇
  2006年   286篇
  2005年   225篇
  2004年   186篇
  2003年   148篇
  2002年   169篇
  2001年   109篇
  2000年   88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1934年12月,中央政治局委员基洛夫被杀,斯大林以此为导火索很快在全国范围点燃了“大清洗”运动。在这场运动中,许多知识分子受到了牵连,惶惶度日。  相似文献   
982.
每一篇经典的文章,都凝聚着作者对美的生活的追求以及对理想人格的坚守。古人作文,虽精骛八极,心游万仞,思接千载,但仍然是以情贯之,笔下流淌的是对人生的思考,对理想的追求,表现出来的是知识分子的大抱负、大胸襟、大智慧。这些精彩丰富的思想内容是需要恰到好处的教学方法来讲授的。为了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能让学生的思维时刻处于积极兴奋状态接受新知识,获得思想的启迪,审美乐趣的熏陶,在多次反复的文言文教学实践中,我摸索出以下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983.
《生活教育》2011,(17):31
1939年2月15日,陶行知由昆明飞往重庆参加国民参政会第一届第三次会议。会议结束后,他致信宋美龄,一则追叙此前(即1938年10月11日)在汉口与宋氏晤谈情形。二则介绍广西的山洞教育情况:"那里山洞很多,是天然的校舍,飞机警报来与不来,老百姓都去躲避,是现成的学生;知识分子也去,是现成的先生。三美俱备。"  相似文献   
984.
赵玥 《柳州师专学报》2011,26(5):42-44,47
巴金在创作中充分暴露了内心的真实情感,将自己的爱恨情仇一股脑地倾吐出来。从作品《灭亡》开始,巴金为我们塑造了一系列青年知识分子形象,在这些内心怀有对旧制度的憎恨和未来的憧憬的青年身上蕴含着强烈的热情和理想。  相似文献   
985.
从19世纪特别是中后期开始,中印两国几乎同时经受了大规模西方文化的入侵.在西学的挑战之下,处于民族危亡时期的中印知识分子,为了挽救国家,采取了不同的斗争方式,各自的传统文化面临着不同的历史际遇.  相似文献   
986.
《北京日报》载文称,从杨绛涉足文坛开始,她坚持写作时心灵的自由表达,既不诉诸个人功利,也没有文学启蒙的救世主情结,而是抒发自我、关注个体,坚持知识分子的独立姿态,与文学的时代潮流始终保持距离。这种创作态度代表着一类知识分子清高孤傲和明哲保身的价  相似文献   
987.
白桦及其诗歌创作的命运,与政治的关系十分密切。白桦是率真而执着的理想主义者,强调文学的社会责任,其诗歌创作具有浓厚的政治情结,这也是其诗歌的精神底蕴。他在诗中歌颂英雄、反思历史、针砭现实、追求自由,始终流露出对祖国和民族的挚爱及忧患意识。从书写"适应性文学"到试图用文学"纠正生活",白桦作为一个"觉醒"了的现代知识分子,坚定地走在求真之路上,其诗歌充满了正义感、反思精神和批判激情。虽然饱经忧患且年事已高,但白桦晚年的诗歌锋芒不减,政治性、思想性和艺术性结合得更加自然而成熟。  相似文献   
988.
格非作为当代文坛"先锋作家"的代表,已经被"标签"了近三十年,尽管"江南三部曲"的问世,让许多研究者耳目一新,认为它体现了格非向传统文学的迁徙与致敬,但大多数研究者关注的主要方面还都是他叙事风格的转变及文论式的解读。本文放开创作模式不谈,仅从作品本身的文艺性、社会性、历史性的角度入手,融合古典文论的"意象"学说,以开放性的姿态,将近代中国文人的"理想"乌托邦打破、揉碎,完全融入到中华民族数千年源远流淌的"理想"文化长河中来,又间以不同的政治背景和时代特征,剥离出格非等一代知识分子超意识形态的思考和关怀。  相似文献   
989.
近代欧美与中国的公民教育经验均显示,公民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一开始就包含着民族政治观的具体要求,即按照民族国家的要求和标准塑造自己的国民。在民族国家的历史要求与政治逻辑下,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公民教育观,在表达民族富强的心理期待的同时,又反映了他们一种普遍的精神状态。  相似文献   
990.
"反智主义"是一种怀疑、反对知识和知识分子的社会思潮.当代"反智主义"具有深远的历史背景:传统的专制主义是滋生"反智主义"的政治根源;现代革命的民粹主义思潮也具有鲜明的"反智"色彩;"文革"更是"反智主义"登峰造极的混乱时期.新时期知识分子的地位有了根本性的改变,但是1980年代知识分子物质生活水平的贫困、1990年代全社会世俗化思潮的高涨以及"后现代""反文化"思潮的逐渐流行,都使得"反智主义"在新形势下有了新的发展.另一方面,知识分子阵营中的"反智主义"与社会上"无知者无畏"心态的交汇对于知识异化、知识分子庸俗化的激烈批判显然具有警世意义.在一个"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年代里,知识和知识分子的异化必然导致人文精神的危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