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6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2872篇
科学研究   132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5篇
综合类   141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1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124篇
  2014年   260篇
  2013年   200篇
  2012年   273篇
  2011年   321篇
  2010年   202篇
  2009年   177篇
  2008年   305篇
  2007年   181篇
  2006年   146篇
  2005年   155篇
  2004年   110篇
  2003年   99篇
  2002年   91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102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测定不同条件下金樱子提取物溶液的粘度变化,对其流变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金樱子提取物溶液为"非牛顿流体",其粘度随着溶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当溶液浓度达到1.4 mg/ml时成凝胶状;该溶液在碱性条件下比较稳定,具有良好的耐盐稳定性和抗降解性能;冻融变化使该溶液的粘度有所增加,且冷冻处理后的效果更明显;苯甲酸钠、微波等...  相似文献   
112.
113.
形成喷泉实验的原理是容器内外产生较大的压强差,利用产生的压强差,将液体快速压进容器中。许多师生认为氯气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导致烧瓶中的压强减小,外界大气压将氢氧化钠溶液从烧杯压入烧瓶,但实验过程中发现,氢氧化钠溶液和氯气很难形成喷泉,即使用饱和氢氧化钠溶液,也很难产生成喷泉,原因是氢氧化钠溶液和氯气反应速率较小。  相似文献   
114.
在铜与浓硝酸、稀硝酸反应的实验中,教材实验采用试管装置进行实验,存在无法观察无色气体和所生成污染气体的不足。经一体化的实验设计优化后,实验效果更加明显,不仅实现了实验产物的连续利用,基本消除了环境污染,还有助于深化学生对于硝酸和氮元素知识的理解,搭建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学科架构模型。  相似文献   
115.
“探究酵母细胞的呼吸方式”是高中生物学教材中的一个重要实验。为了让学生准确理解呼吸产物检测的原理,并用更加科学有效的方法检测酵母菌的呼吸产物酒精,改良了酒精检测试剂酸性重铬酸钾溶液中的催化剂,在此基础上研制了一种能够快速简便地检测还原性物质的试布片,提出了快速、科学检测酵母培养液中酒精的新方法,可为中学实验课堂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6.
对电源电动势的理解一直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难点,学生存在很多误解,认为"电动势大的非静电力做功就多""电动势大的非静电力做功就快",诸如此类的问题都是学生学习中较常见的问题.学生在化学课中学习过原电池,但很难与物理学中的电动势知识结合起来.本文探究原电池电动势的影响因素,帮助学生将原电池知识与电动势概念相融合.探究溶液浓度...  相似文献   
117.
《伊浓》是2010年普利策奖获得者保罗· 哈丁的文学作品,小说讲述了查理· 克罗斯比在失去女儿凯特后的人生经历.深受美国超验主义和中国儒家思想的影响,哈丁在描述伊浓地区的自然风光和人际关系时,体现了中国的儒家思想,尤其是爱亲人、爱众人、爱天地万物的"仁"的思想,以礼待人、讲求忠恕之道的"礼"的思想,以及讲诚信、重信用的...  相似文献   
118.
一、酸碱质子理论简述酸碱质子理论其定义为:凡能给出质子(H^(+))的物质(阳离子、阴离子或分子)称为质子酸;凡能接受质子的物质(离子、阴离子或分子),称为质子碱.如H_(2)SO_(4)、HCl、CH_(3)COOH、H_(2)CO_(3)、H_(2)C_(2)O_(4)、NH_(4)^(+)等都是酸;NaOH、Ba...  相似文献   
119.
1教材第6页“观察与思考”,安排了“含硫火柴燃烧,生成物让稀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实验。”原文如下:“在小烧杯A中加入2nd-3nd浅紫红色的高锰酸钾溶液。取两根含硫的火柴,点燃,迅速伸入烧杯B中,片刻后取出火柴,振荡烧杯A,观察发生的现象。”按教材中叙述的操作方法进行实验,往往得不到高锰酸钾溶液褪为无色的现象。分析其中的原因:火柴含硫的部位仅仅是火柴头,在烧杯外划燃火柴,产生的二氧化硫会随其他生成气体迅速喷发,再将火柴伸入烧杯,就太迟了!  相似文献   
120.
以选考和模拟试题为情境素材,结合化学核心素养要求,以知识迁移、问题驱动、模型构建等方式层层推进,面向已经学习了实验化学的高三年级学生进行深度复习,帮助学生构建溶液中析出固体的知识体系,在推理分析过程中解决认知冲突,从而落实学生学科素养,感受化学学科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