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1篇
科学研究   2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11篇
综合类   8篇
文化理论   12篇
信息传播   39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历时43年,玉环县对浙东之滨的千年大鹿荒岛进行建设,从荒岛成功地建成绿洲,再建成森林公园。本文系统阐述了森林公园建设的思路、理念和实践,海岛绿化,其一、技术创新、保障安全;其二、适地适树地选择绿化树种;其三、参天大树拔地而起,野生植被有生机和活力,野生动物自由繁衍,生态稳定,天人合一,展示了森林魅力;其四、保护绿化成果,弘扬海岛文化。建成了中国海岛生态景观优美的森林公园。  相似文献   
142.
元契丹人石抹宜孙镇守浙东期间,交际颇广,交游对象众多。他们因战争机缘走在一起,在浙东地区形成一个以宜孙为中心的交游圈。由此可反映出石抹宜孙在当时政治与文学方面的重大影响:激发了浙东士人的参政热情,维护了浙东的社会稳定,给浙东文坛带来了巨大的活力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3.
位于四明山西北麓、依浙东名湖四明湖畔的余姚梁弄镇,是后唐时即“人烟凑集”的浙江历史文化名镇,也是抗战时期有“浙东延安”之称的四明山革命根据地的心脏。虽栖居于大山一隅,这些年来梁弄正以自己的湖光山色之美、人文古迹之胜和红色遗址之灿,吸引着越来越多寻访探游者的脚步。然而与许多去梁弄的游客一样,数次到梁弄,我却一直无缘踏人梁弄学弄路上“五桂楼”的大门。  相似文献   
144.
从庄市走出了叶澄衷、包玉刚、邵逸夫等一大批商帮巨子,这里无愧为"宁波帮"的摇篮。在这块土地上竟产生了6位两院院士,成为"院士之乡",这是个令人瞩目的"庄市现象"。30年的开放,30年的感动。改革开放总设计师和世界船王,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紧紧握手,演绎了宁波的"春天里的故事"……如今,这块土地上已崛起气势恢弘的高教科研基地,新农村建设的步子越走越快,庄市人民正在这块文化热土上传承历史,续写新的辉煌!  相似文献   
145.
万太坞     
施长海 《寻根》2014,(4):136-138
<正>在浙东地名中,以讹名著称的,大概莫过于万太坞了。当地方言之"万"字,有两种读音:一是唇齿音,音同范,与官话音相近,有人就改作"范太坞";二是双唇音,音同慢,这正是"万太坞"之"万"的本音,有人又谑成"慢太婆"。然而即使是这"万太坞"之名,依上辈的传言,也是讹名。其本名是"(?)(音同煤)炭坞",意思是烧炭的山谷。  相似文献   
146.
山雨 《精武》2006,(11):21-21
流传于民间的功法,大都屡经实战,颇具实用性,其拳理和风格显然别具特色。从表面看来,它朴实无华,不太起眼,方外人士更难明其简练方便的妙法;而对于喜好此道、乐于探研的朋友来讲,民间功法的精华所在,内涵之丰富,法理之精奥,实难尽力发挥及形容其底蕴。惟一的办法是全力记载,以做将来天各一方、博采精华时参考。  相似文献   
147.
试论区域性旅游中心城市的构建--以浙东南旅游区为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区域性旅游中心城市具有城市功能特殊性,其区位选择与旅游资源分布、区域交通网络两因素最为相关。在区域旅游网络化过程中,旅游中心城市的建设极为重要。浙东南旅游区的旅游中心城市建设滞后,影响了浙东南旅游网络化发展。临海是浙东南惟一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周边旅游资源丰富,区位优势明显,应把古城临海建设成为浙东南旅游中心城市。  相似文献   
148.
浙东唐诗之路生成于唐代,定名于当代,它的形成是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司马承祯、李白、寒山子等诗人之诗路建树和创作实践所体现和践行的精神追求、不辞艰辛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意志以及遂愿以后的感悟,是浙东唐诗之路创作精彩纷呈的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   
149.
《收藏》2008,(1):80-80
综合消息:中国几千年的海外贸易在浙东海域留下了十分丰富的水下遗存,同时也留给后人许多待解的千古之谜。近期,浙东沿海水下文物普查在舟山正式启动,长眠海底的宝贝有望“唤醒”。据悉,此次浙东沿海水下文物普查工作,足浙东沿海地区(宁波和舟山)首次进行水下文物普查。  相似文献   
150.
浙东唐诗是中华文化血脉之躯体的动脉,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亲密互动的结晶。浙东唐诗研究有力推进着浙江精神的发扬、年青一代的思想传承与中国文化自信的深化。该文聚焦唐代诗人创作的与浙东有关的诗歌与散文,从"凝视"理论的视角对唐代浙东文学名篇展开话语分析、美学评价与意境建构,探讨唐人的自然观、人生观与文化气质。在人与自然的对话中,唐人传达着物我交融、相互生发的"和合"自然观与生态美学思想。在与自我及社会的对话中,唐人追求不一般的人生境界与灵魂表达,在对生命本真的探寻中,书写着自由又多样的人文气质,安放着不安而向上的灵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