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63篇
  免费   2篇
教育   2041篇
科学研究   76篇
各国文化   86篇
体育   173篇
综合类   93篇
文化理论   37篇
信息传播   359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131篇
  2014年   262篇
  2013年   184篇
  2012年   224篇
  2011年   214篇
  2010年   188篇
  2009年   204篇
  2008年   279篇
  2007年   193篇
  2006年   142篇
  2005年   136篇
  2004年   78篇
  2003年   79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81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姜胜琦 《成才之路》2011,(18):35-35
《红楼梦》中的林黛玉与南渡后的李清照均过着客居他乡的生活,因此她们比常人更加敏感。就连自然界的一些自然变化也会引起她们太多的感伤。笔者将李清照的一些词句和红楼梦中林黛玉的一些词句作一对比,从李清照词作对曹雪芹创作《红楼梦》时林黛玉形象塑造的影响,浅析中国文人对传统文化底蕴和审美价值追求的继承与凝聚。  相似文献   
62.
作为一个特殊的戏剧类型,青楼剧有其独特的渊源、兴起和发展。其兴起不仅与元代社会市井都会的畸形繁荣有着密切关系,且与戏剧艺术的魅力紧密相联。它虽在元末走向式微,但其影响仍存,尤其在明清时期的戏剧里,依然可见其或显或隐的痕迹。  相似文献   
63.
对学生存在疑问较多的细胞免疫方面的问题进行整理并做简要回答,并在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上进行适当拓展,以解决学生的相关疑问。  相似文献   
64.
我国现存七部涉及屠夫形象的元代戏曲,从性格、品质、思想三个方面呈现了元代市井屠夫的真实面貌。相较于前代,元代文人在刻画“屠夫”一类人物形象时,不仅展现出去传奇化而近世俗化的新特点,还摆脱了杀生有罪观,注重表现屠夫的正面品质。同时,元代戏曲中的屠夫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文人的精神世界,即他们对儒家政治理想的坚守和对道家超脱世俗的向往。元代戏曲中的屠夫书写为人们了解元代社会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和生动的材料。  相似文献   
65.
颂壮词     
词是歌儿舞女们,在文人们的雅集宴会上,助兴歌唱的歌辞,所以也叫曲子词。后来,技痒的文人们,竞起仿效,他们剥离了乐曲的束缚,扩大了表现力,加深了意境,使之做为一支诗坛新葩,在中唐以前开始萌芽抽枝,到晚唐已臻成熟,进入两宋后,更是枝壮叶茂,繁花似锦了。初期的词,带着它出生的  相似文献   
66.
王海珠 《寻根》2009,(3):86-91
紫砂陶产自宜兴,是水火土的杰作。在中国各种艺术品的发展过程中,紫砂陶与文人的缘分最为紧密。紫砂陶有良好的吸水性和透气性,文人可以以坯代纸,在开阔面上纵横捭阖地题诗铭文、作画篆刻,诗书画相互辉映。可以这样说,文人的偏爱赋予了紫砂壶深厚的文化内涵,我们把这种具有文人气息的紫砂陶称为“文人紫砂陶”。  相似文献   
67.
在中国瓷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聪慧睿智的匠师将同样是国粹的中国画引入其中,极大地增加了瓷器的美感。恽南田、八大山人等古代国画大家的作品,均为绘瓷样式而被大量复制模仿,使瓷器身价陡增。在现代绘画中,被古代文人视为“匠者所为”的瓷器,与剪纸、皮影、年画等均受到画家重视并被吸收借鉴。  相似文献   
68.
古代一些文人墨客常把养生之道寓于诗句之中,这些诗句集知识性、科学性、实用性和趣味性于一体,如能常读多记并身体力行,对养生将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69.
台湾的闽南籍移民后代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决不亚于原乡,这除与提倡勤奋读书、造就人才的社会风尚相关外,还与台湾经济的增长和教育的发展、科举制度主导下的功名驱动、闽南移民及其后代到台湾任教、文化素养在社会竞争中占有优势等因素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70.
王永林 《收藏》2008,(5):176-177
中国书画的成熟是书在前而画在后,古人对书法作品较之今人更为推崇。如早在书法体系已臻完备的唐代,皇家就开始广罗天下法书,唐太宗李世民甚至将自己深爱的王羲之名迹《兰亭序》带入墓中,陪伴自己到另一个世界,爱书之深可见一斑。上行下效,书法作品收藏成为一种时尚。加之在古代,书法的实用性又非常强,文人士大夫及欲取功名者都要练就一手好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