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41篇
  免费   74篇
  国内免费   74篇
教育   16844篇
科学研究   1205篇
各国文化   155篇
体育   602篇
综合类   927篇
文化理论   171篇
信息传播   1385篇
  2024年   51篇
  2023年   274篇
  2022年   306篇
  2021年   317篇
  2020年   258篇
  2019年   291篇
  2018年   156篇
  2017年   235篇
  2016年   343篇
  2015年   537篇
  2014年   1311篇
  2013年   1037篇
  2012年   1492篇
  2011年   1610篇
  2010年   1328篇
  2009年   1392篇
  2008年   1589篇
  2007年   1343篇
  2006年   1150篇
  2005年   1098篇
  2004年   1031篇
  2003年   952篇
  2002年   872篇
  2001年   686篇
  2000年   548篇
  1999年   313篇
  1998年   159篇
  1997年   146篇
  1996年   98篇
  1995年   73篇
  1994年   90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66篇
  1991年   51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1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0年   5篇
  1957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102.
103.
采用系统综述方法对获取的69篇北美情报学理论文献进行开放式编码和进一步的逻辑分析,系统地概括北美情报学理论近20年的研究现状和最新进展。研究表明:①北美情报学理论的研究由相互关联的7个维度构成,这些维度是情报学的基本概念、跨学科理论的引入、情报学哲学理论、情报学研究领域、情报学理论框架、情报学发展、情报学学科特征。②北美情报学理论的优点是理论体系完善、多元性哲学理论共存和研究方法存在思辨与实证相结合。③北美情报学理论的局限性在于多元哲学理论间缺乏整体性分析、持续性研究欠缺和理论框架主题成果不多。  相似文献   
104.
《中西文化比较》为英语专业方向必修课,其开设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能力,而当下的文化比较教材却存在着定位模糊、内容肤浅、选择随意等严重问题。为符合《国标》和《指南》要求,《中西文化比较》首先应梳理出文化、跨文化交际能力等基本概念,然后就中西文化的基本特点进行介绍―中国文化天人合一、保守内省、群体本位及贵和尚中,西方文化天人二分、开放外向、个人本位及竞争开拓。接着是以具体领域哲学为例进行说明。中国哲学是注重修心养性的心性哲学,表现为儒家孔孟思想、程朱理学、王阳明心学;道家老庄“无为虚静”和释家“明心见性”。而西方哲学则是强调数理逻辑的智性科学,以古代本体论、近代认识论和现代非理性及语言论转向为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05.
"意识形态"是20世纪思想史上内容最复杂、意义最含混的范畴之一。意识形态(Ideologie)也是基本内涵存在激烈争议的一个概念,对意识形态范畴的不同理解和使用,折射了意识形态的社会转化。马克思对意识形态范畴的革命性转折使用,成就了他对唯物史观的伟大发现。意识形态范畴的动态复合性,决定了其内涵处于流变过程中,体现了人类思想认识不断向深处转化。  相似文献   
106.
在我国思想发展史上,儒道二家提出过一系列关于生态环境的思想主张,倡导人与环境的和谐。"天人合一"是儒道二家环境和谐观的哲学基础。儒道二家环境和谐观包含一系列保护、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丰富内容。儒道二家在环境和谐问题上虽有不同看法,但都认为人与环境应是和谐一致的。批判继承儒道二家环境和谐观的合理因素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7.
文章结合在实际软件开发工作中的体会,使用哲学的观点来看待软件和软件开发过程出现的一些现象。重点讨论了软件、软件开发过程、面向对象、面向方面的软件开发方法以及模式等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08.
胡滨  李禧娟 《文化学刊》2022,(8):108-111
古代生态哲学思想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至关重要。人类生存离不开自然资源。没有自然资源,人类就无法生存和发展。古代生态哲学强调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依存的关系,自然也就肯定了人和自然和谐共生的客观性和真理性。在中国古代生态哲学视角下分析人和自然和谐共生理论对新时代如何处理人与自然以及可持续发展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9.
上个世纪,英国学者彼得斯带动了分析的教育哲学传统,不仅影响教育哲学,也带动了教育理论的发展。其中,赫斯特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与奥康纳对教育理论之辩,尤为人所称道。奥康纳致力于将教育理论带往科学理论。前期,赫斯特认为教育理论是实践理论,迥异于科学理论,教育理论应该以其他学门知识的型式、领域为基础,而建构出有助于指导教育实践的原理;后期,赫斯特则更为重视隐而未现的实践意义,修正前期过于重视理性知识的立场。重审赫斯特、奥康纳之辩以及赫斯特前后期立场,将有助于我们理解教育哲学重点在于证成教育政策及开拓新的思考方式,量化研究成果在于拓展新知,质性研究则在于对实践智慧的探究。赫斯特后期念兹在兹于缄默之知等实践知识,哲学论证、量化研究、质性分析都应将之列入重要探索领域,必能有助于教育理论的精进。  相似文献   
110.
人们对幸福的探索从未停止,但何谓幸福、如何获得幸福,似乎并没有标准答案。作为意志论哲学代表人物之一,叔本华对幸福的认知和探索有着独特见解。基于此,以叔本华意志论哲学中的幸福观为主题,在简要分析了叔本华意志论哲学含义的基础上,详细论述了叔本华意志论哲学中的幸福观内容,最终提出了叔本华意志论哲学中幸福观对当代人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