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5篇
教育   2287篇
科学研究   111篇
各国文化   6篇
体育   74篇
综合类   82篇
文化理论   19篇
信息传播   118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79篇
  2021年   133篇
  2020年   111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79篇
  2014年   202篇
  2013年   171篇
  2012年   168篇
  2011年   201篇
  2010年   194篇
  2009年   198篇
  2008年   212篇
  2007年   200篇
  2006年   110篇
  2005年   105篇
  2004年   86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王慧 《现代教育》2011,(5):54-54
目前,职业中专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较差,且大多缺乏学习兴趣。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和英语学科的特点,结合当前中职生的实际,笔者认为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是提高英语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一、明确学习目标,唤起兴趣有些学生对英语课程的学习抱有误解,认为英语学习对于自己今后的事业发展没什么用。因此,他们对英语学习抱有消极心态,最终导致对英语学习的放松,甚至于放弃。为此,在新生入学伊始就要通过各种教育方式如集体教育、个别谈心、案例参照等来宣传中职生学习英语的必要性,在学  相似文献   
82.
古往今来,关于教育惩戒的话题之所以会引起很大的质疑,是因为在教育发展过程中,教育惩戒产生了一些错误转向:只惩不戒、过度惩戒、不敢惩戒,教育惩戒的本质被扭曲。教育惩戒发生错误转向是由于受到刻板印象的影响、民主惩戒氛围的缺乏、教师自身的原因、家校间教育合力的缺失,以及缺少教育惩戒的程序、标准。为扭转教育惩戒的错误转向,应采取多种规正方式:重新解读惩戒职责;树立科学的惩戒观念;呼吁教育惩戒立法,保障师生双方惩戒权;建立科学的惩戒标准,完善惩戒规范;加强教育惩戒的透明化和多样化。  相似文献   
83.
课堂沉默现象为我国独有的"教育事实",且作为课堂主要问题之一,近年来日益为教育工作者所关注。通过对课堂沉默的内涵、表征及影响进行分析,从而进一步加深对课程沉默的认知。分析其成因的多元性,从课堂沉默的根源、课堂沉默的主导者及课堂沉默的主体等方面探讨课堂沉默的背后成因,并从文化因素、教师因素和学生因素三方面出发寻找其消解路径,从而促进课堂消极沉默的转变、激发课堂活力。  相似文献   
84.
矛盾型消极依恋是指很想和身边的重要人物亲近,又害怕被抛弃而不敢投入感情的依恋关系。存在这种依恋关系的儿童在进入小学阶段时会更容易在班级里产生矛盾,影响其人际交往和同伴关系。教师在处理这类学生造成的班级矛盾时,既要关注矛盾本身,也要关注学生个体,最终找到治标又治本的办法。  相似文献   
85.
86.
立足于全面发展的教育惩戒,以尊重学生人格尊严为基础,以指引其人格的扬善抑恶、崇德自律为旨归,从言行合规到内心合德,将个体的自身之爱与社会之爱联结成网。从价值现象学视角看,教育惩戒具有多重人格面向。面对实践中存在的本真意蕴偏离、惩戒手段异化、价值秩序被颠覆等问题,通过教育惩戒促进学生人格生成,需要传递师者从人伦到使命的教育爱,建立从尊重到相互尊重的爱之意向关联,营造汇智与润德相融的爱的校园环境。  相似文献   
87.
在教风日弛、人人畏事的世风之下,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要求依规实施适度教育惩戒,对于教师职业规范和学生健康发展无疑为必要之举。对中国蒙学教育惩戒的考察,可从前科举时代、科举时代和后科举时代三期进行梳理,兼有对适度惩戒和过度惩戒问题的探讨。在当今各级各类的学校中,实施适度教育惩戒仍有必要;尤其在基础教育的初始阶段,这种合理惩戒更不可少。舍此,人将难以成人,才也难免成为废才。  相似文献   
88.
李俊义 《教育评论》2022,(6):107-116
《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赋予教师教育惩戒权。教育管理实践中教师教育惩戒权的行使依旧面临着惩戒理念与惩戒行为难统一、执行程度难裁量、化解惩戒纠纷成本高、平息惩戒事势及舆情难的困境。通过攘外才能安内、互认才能心安的治理路径才能实现教育惩戒争议的系统化、综合化治理,让教师主动作为、合法行使教育惩戒权。教育实践中,需树立正确的教育惩戒观、细化教育惩戒程度、营造积极舆情氛围、提升学生惩戒合理认知度与正常接受度、培育教师合法惩戒意识与加强惩戒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89.
孙倩  金钊 《教学与管理》2022,(22):28-31
中小学教育惩戒实践中,仍然存在滥用惩戒和不敢惩戒等现象。有些教师滥用罚站措施,对学生动武,侵害学生身体健康;有的学生故意放大教师的动武行为,打击报复教师。因此,亟需对中小学教育惩戒实践作出具体的行为指引,通过区分学生的学业性问题行为、侵权性问题行为、妨碍秩序性问题行为,帮助学校及教师区分不同惩戒措施适用的具体场合,同时加强对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法治培训,在教育惩戒实践中合理运用正当防卫制度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运用法治思维处理教育惩戒纠纷。  相似文献   
90.
谭洁  王飞 《教学与管理》2022,(30):68-72
在惩罚哲学发展史上,陆续产生了以公平报偿为主的“报应论”、强调将过错行为禁于未发的“一般预防论”、注重对已然过错予以纠正的“个别预防论”,以及将上述理念融合形成的“一体论”等惩罚哲学。学校应借鉴“预防论”以预防为教育惩戒的主要目的,并以“报应论”的正义性目的为辅助,促进预防目的的实现。将“报应论”的公正性理念与“个别预防论”的个别化理念作为裁量教育惩戒的“尺度”,并从惩罚哲学理论中获得关于教育惩戒实施原则的启发,同时保证惩戒的确定性与及时性、谴责性与专属性,从而提高教育惩戒的科学性、规范性以及维护秩序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