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1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7篇
教育   2385篇
科学研究   136篇
各国文化   7篇
体育   84篇
综合类   116篇
文化理论   24篇
信息传播   369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83篇
  2015年   126篇
  2014年   312篇
  2013年   269篇
  2012年   249篇
  2011年   309篇
  2010年   277篇
  2009年   211篇
  2008年   240篇
  2007年   204篇
  2006年   115篇
  2005年   112篇
  2004年   82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地理学习中的负迁移现象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迁移是指已学过的知识在新情况中的运用,或者是已有的知识,经验对解决新问题的影响,迁移的作用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对新的学习起促进作用的叫正迁移,对新的学习起阻碍或干扰作用的叫负迁移。本文拟从地理学习中负迁移现象的产生原因及对策方面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992.
微时代文献传播发生了巨大变化,无论传播载体、传播方式,还是受众构成、接收方式等,均与传统传播方式迥异,形成了新的特征。这使其具有快捷性、大众性和自由性特点,也导致其碎片化、庸俗化和专制化。微时代,文献信息传播要借微信传播的东风,才能够使其文化价值更加凸显、社会效应更加鲜明。  相似文献   
993.
2015年,广大网民群众继续充当着这个时代最有创造力的语言学家。网络流行语言作为一种新的语言形式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其影响范围已经远远超越网络本身。网络流行语层出不穷,大有延伸至日常生活的趋势。作为一种全民表达方式,网络流行语已经成为我们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是对大众诉求和心理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994.
995.
自由教育之所以十分重要,不仅在于它能够促进良好的政治统治和民主自由的实现,更在于它能够增进人们的智慧,提高人们的自主性,亦即它不仅具有巨大的社会价值和工具价值,更具有不容忽视的个体价值和内在价值。自由教育的这种双重价值使其与消极自由和积极自由获得了内在的关联。现代教育的价值恰恰体现在作为过程的教和学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996.
卢燕坤 《教育导刊》2007,(12):27-29
网络上的信息良莠并存.初中生在信息高速公路上风驰电掣之际,倘若不以甄别、选择的态度对待滚滚而来的快餐信息,而一味地接受,就可能对自己思维方式、人格的健康发展等心理特征造成极大的消极影响。为此.如何使用好互联网并有效地控制其对初中生的消极影响.是学校教育需要面对的一个严肃课题。  相似文献   
997.
语言变异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语言现象。流行语中有相当一部分是通过语义的变异而产生的。流行语语义变异的特点主要表现为:语义映射、语义别解和语义模糊等。  相似文献   
998.
任永辉 《考试周刊》2007,(47):122-123
校园流行语是一种重要的校园文化现象,具有追新求奇、幽默风趣、简单快捷、形式多样等特点。  相似文献   
999.
在学校里,评选优秀教师是很自然的事儿,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更是一般人最基本的心理需求。对于评选优秀,我一直有自己的看法:人无完人,没有哪一个人是尽善尽美的。受名额的限制,被评上优秀的教师毕竟是少数,平心而论,有些没有评上的教师也挺优秀的。如何让这一部分教师也有满足感,使他们不会因为评选而变得消极,是我用心思考了无数遍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00.
大学生到农村就业消极心理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急需大量人才,国家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基层建功立业.但限于城乡差距加大、保障措施滞后、就业观念陈旧,使大学生对农村就业心存消极态度.本文试从当前就业形势严峻的背景下,分析大学生到农村就业消极心理的表现及原因,探讨解决大学生消极心理的对策,以期对引导大学生积极投身新农村建设,缓解就业压力,产生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