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31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17篇
教育   1807篇
科学研究   639篇
体育   17篇
综合类   91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30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92篇
  2014年   171篇
  2013年   143篇
  2012年   165篇
  2011年   186篇
  2010年   142篇
  2009年   175篇
  2008年   194篇
  2007年   143篇
  2006年   118篇
  2005年   107篇
  2004年   113篇
  2003年   101篇
  2002年   98篇
  2001年   65篇
  2000年   73篇
  1999年   65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通过硫酸水解,将木屑中的纤维素转化为葡萄糖,在催化剂作用下,用硝酸将其氧化,制取了草酸.经研究,本法最佳配料比及工艺条件为:干木屑∶硫酸(50%)∶硝酸(65%)∶催化剂=30g∶30mL∶4mL∶0.03g,浸泡水解时间为4h以上,反应时间5h以上,反应温度控制在65~70℃.所得草酸纯度为97.5%,收率达50%.对产品理化数据指标及工艺环保措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2.
建立了一种快速检测猪肉中五种磺胺类药物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方法。通过四组对比试验得出最佳前处理方法为:用乙腈提取,50℃条件下氮吹浓缩。色谱条件为:乙腈-甲醇-水-乙酸(2:2:9:0.2,V/V)为流动相,C18反向色谱柱分离,270nm波长下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五种磺胺类物质线性范围为0.1~5.0μg/m L,检出限为5μg/kg,定量限为16.5μg/kg。在80~150μg/kg添加范围内五种磺胺类药物的回收率在80.2%~118.5%之间。通过对比得出的检测方法操作简单高效、灵敏度高,精密度较好,可用于大批量猪肉样品中五种磺胺类药物的检测。  相似文献   
23.
无毒增塑剂柠檬酸三丁酯的催化合成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柠檬酸三丁酯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无毒增塑剂。综述了不同催化剂催化合成柠檬酸三丁酯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24.
在稀磷酸介质中,微量草酸对KBrO3氧化结晶紫的褪色反应有显著的活化作用,据此建立了测定微量草酸的新方法。方法的线性范围是O.5-5.0μg/mL,检出限为O.2μg/mL.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用于茶叶中草酸含量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25.
氢化丁腈橡胶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评述了氢化丁腈橡胶(HNBR)的应用及进展,指出了我国发展氢化丁睛橡胶的潜力。  相似文献   
26.
用共沉淀法制备TiZrO4复合氧化物,并作为载体。采用等体积浸渍法担载CuO制成CuO/TiZrO。催化剂,考察其在富氧条件下以CH4作还原剂催化还原NO的性能,研究了CuO负载量、反应温度对NO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CuO负载量为20%时催化活性最好,反应温度为200℃时,NO转化率可达65%。  相似文献   
27.
本文通过对凸液面上饱和蒸气压比平液面时大,凹液面上饱和蒸气压比平液面时小的宏观热现象的微观解释的讨论,指出了一些教科书对这一问题阐述的偏颇和不足,提出了新的看法和观点。  相似文献   
28.
从硫化铜矿制取硫酸铜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硫化铜经粉碎,催化焙烧,浸取,铁屑置换制海绵铜,再制取符合GB473-93优等品的硫酸铜产品。  相似文献   
29.
本文阐述了二茂铁的性质,用途,并对相转移催化法制备二茂铁的实验进行改进。反应后采用水蒸汽蒸馏的方法代替过去的方法,制得了纯度更高的二茂铁,缩短了制备时间,提高了效率。  相似文献   
30.
张大飞 《集宁师专学报》2003,25(4):42-42,44
通过多年的物理化学教学,我觉得相平衡部分有几种提法欠妥,现将我的一些粗浅认识提出来,供大家商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