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6篇
  免费   2篇
教育   546篇
科学研究   12篇
各国文化   44篇
体育   31篇
综合类   21篇
文化理论   22篇
信息传播   18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119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林影 《新读写》2013,(10):16-16
“骨头”,一个坚硬的词语,有了骨头,就有了支撑一个人需要骨头,一个民族需要“骨头”,同样,文章也是需要“骨头”的。东汉末年,“三曹”(曹操、曾丕、曹植)和“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璃、应场、刘桢)诗风慷·既激昂,刚健有力,个性强烈,就给中国文坛留下了“建安风骨”。  相似文献   
142.
在《零下一度》的《幻城》,白天《我为歌狂》,晚上《梦里花落知多少》;想起《大四了,我可以牵你的手吗》。结果《毕业那天我们一起失恋》;多想《不说再见好吗》,却无法拉近《樱桃之远》,唉,《其实我不快乐》……这些书名,都是2004年风行中国文坛的所谓“80后”写作群的作品。其“知名度”之高,显示了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过去的一两年里,由一群20岁上下的青少年掀起的此起彼伏的出书热潮。狠狠地撞了一下中国文坛的“腰”。青春写作者们满纸的青春话题,如风袭来;也由此引发社会各界的众说纷纭。  相似文献   
143.
2000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发起一个“百年西部”的作品评选活动,几十位最有名的评论家秘密投票,各自写出自己认为最好的100部作品。第一名是鲁迅,他一个人进去四部:《彷徨》、妇内喊》、《阿Q正传》,和他去世之后人民文学出版社帮他编的《鲁迅杂文选》。第二名老舍,进去3部:《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另有七个人进去两部:巴金、冰心、郭沫若……汪曾祺。剩下一人一部,包括茅公(茅盾)。  相似文献   
144.
《中国作家》自年初改版以来,明显加大小说的篇幅和分量,不但每期推出一个长篇,还有几个扎实的中短篇,并有“新农村专栏”这样具有体制探索性的栏目。考虑到其为单月刊,“分量”应该是当下文学期刊中给得最足的,而转载率也相当可观——这一点非常不容易,因为中国文坛现在整体稿荒,每一家“老店”都有自己的“熟客”,任何一家新挤进来的刊物想拿好作品都如虎口夺食。不过,毕竟是国字头的刊物,再加上编者的励精图治,  相似文献   
145.
於梨华女士被誉为留学生文学的始祖,她的早期代表作《又见棕榈,又见棕榈》表达了许许多多海外飘泊学子的心声,主人公牟天磊更被认为是“无根的一代”的典型。近期於梨华又为我们带来了不同领域的多个作品,特别是《在离去与道别之间》,向人们展现了一幅充满着血和泪的“士林百态图”。让我们再次目睹了这位文坛“常青树”的风采。  相似文献   
146.
在美国文坛上,著名的"白衣修女"艾米莉·狄金森,以自成一体的诗作风格著称于世.本文旨在分析她的情诗及其独特的内心世界,以期在对狄金森有一个较为客观认识的同时,对其微妙的情诗进行赏析.她的一生苦苦追寻爱情却终老独身,她理想的爱情,尽管有一些超现实化,仍可将其视为简单的爱情因为那只是对一份纯净和持久感情的不懈追求.  相似文献   
147.
作为六十年代出生的女作家,陈染自踏上文坛,就以自身独特的文学造诣而标新立异.她以一己的生命体验去创作文本,从而打印上了鲜明的孤独色彩和个人生命的烙印.陈染的生命是孤独的,而她在坚守着生活的单调和乏味的同时,也让自己的一部部作品散发出精神之源的光彩,从而璀璨了中国当代文学的宝库.  相似文献   
148.
清初画坛,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的四王,加上吴历和恽寿平,在绘画史上号称清初六大家。其中前五位都以山水画闻名,唯有恽寿平技艺全面、精妙,除了山水之外还以花鸟画著称,书法、诗文也有很高的造诣。尤其在花鸟画方面,成  相似文献   
149.
美丽的序曲     
作为一位编辑,常会收到不少青年朋友的来信,问我怎样才能写好散文,尽管自己也曾在编辑之余,发表过不少散文,但也很难谈出散文的创作规律,何况现在文坛上对散文的定义争沦不,有的说散文一定要散,又有的说散文最忌的就是散……小过,对丁散文的孰优孰劣,我还是有着标准的,唐代诗人自居易曾经说过:“感人心者,莫先乎情。”那就是大凡优秀的散文作品,首先足须得以真情感人。梅思繁同学的三篇散文,正是以情感在字里行间的灌注,才写得如此真实与鲜活,底蕴丰厚涵纳着富有人生和哲学深度的内容,吸引人一口气往下读去,而且充满情趣兴味。  相似文献   
150.
高速运转的信息时代仿佛给今天的少年一代注射了催熟剂:金今写《再造地狱之门》时16岁,冬阳写《雪球滚太阳》时13岁,蒋方舟写《打开天窗》时9岁,窦蔻写《窦蔻流浪记》时只有6岁半……近几年,在出版社的竭力挖掘、媒体的热情宣传下,少年写作的热情越来越高,作者年龄越来越小,篇幅越来越长,已经成为令人关注的社会现象。面对写作的低龄化现象,社会各界众说纷纭。那么究竟该如何看待这一现象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